此外,這一次光伏電價補貼政策還有一個變化是,電站補貼由全國統一價變為三類地區不同價格,讓補貼更為合理。有分析稱,之前,全國統一補貼價時,那些光源較差、成本較高的東部地區在光伏建設方面并不積極,而這一次因地制宜的補貼政策讓補貼更加公平,企業們自然也就增加了投資熱情。
金太陽曾被冠以“示范工程”,升級版的政策中,自然也少不了示范這一點。8月18日,國家能源局公布首批分布式光伏18個示范區,包括北京海淀區中關村海淀園、河北保定英利、深圳前海、寧波杭州灣新區等。18個示范區項目橫跨2013-2015年、共計1.823吉瓦,其中2013年開建749兆瓦,剩余項目在2015年完成。從這18個示范區分布可以看出,還是主要分布在東部。有分析認為,新能源是未來電力的主要發展方向,自然需要全國推進。基于東部地區用電量大、光源較差、電網發達等特點,分布式成為重要突破口。所以,從去年10月國家電網表示要免費接光伏入網這一利好消息發布后,分布式光伏在全國遍地開花,似乎正迎來爆發期。但有業內人士提醒,切忌盲目上馬新項目,如果電網等其他配套發展不及時,很可能會釀成又一輪慘重的過剩危機。
問題待解 光伏行業市場化路漫漫
近幾個月來,政府方面密集出臺的扶持光伏健康發展政策,被業內認為,這不僅是金太陽之后,光伏政策的一次完美升級,另一方面其還在向歐洲雙反施壓,讓他們看到,中國的光伏市場存在巨大潛力。最重要的一點,政府的這一系列動作正反映了中國發展新能源的決心。
在全球各國都在面臨環保壓力之下,新能源發展成為重要突破口。而在新能源諸多選手中,光伏潛力巨大。德意志銀行的一份報告認為:太陽能光伏發電能夠對火電、燃氣電廠等形成競爭壓力。其依據是,歐洲目前至少1/3的新建中小型太陽能光伏項目沒有補貼;在印度,無補貼大型項目的競標價已經達到每千瓦時12美分;在美國,太陽能項目簽署的電力購買協議價格為每千瓦時9美分。
另有新能源分析師表示,光伏組件價格在過去18個月中成本下降超過一半,照此進度進行下去,2015年光伏工商業用電有望全面實現平價上網,到2017年居民用電實現平價上網。
按照卓創資訊新能源行業分析師王曉坤的話說,任何依靠補貼發展的行業,都不會走遠,很顯然,光伏發展的最佳狀態也將是“自立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