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圍
“兩頭在內”產業鏈上下游互動發展
然而,作為光伏產業后發地,三水并未在行業黃金時期徜徉很久。隨著歐美“雙反”來襲,國內光伏產業“兩頭在外”、產能過剩的問題日益凸顯,2012年下半年以來,全行業陷入寒冬,大量中小型企業破產倒閉,而愛康作為三水光伏龍頭也一度面臨銀行收緊信貸的風險。
“原來園區側重引進生產制造的企業,但后來隨著受國內外形勢影響,園區預見了光伏產業的危機,及時調整發展戰略。”三水區副區長、三水工業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樂紹才表示,近年來園區以光伏的示范應用作為產業發展的突破口,引進了保威太陽能等產業鏈下游企業,以終端應用帶動起上游環節發展。
如今三水已形成晶硅生產、支架、邊框、系統集成、安裝工程等一條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經過前一輪產能整合和國家政策扶持,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內光伏產業開始逐漸復蘇,光伏產品價格逐漸回升,企業經營轉況也開始好轉。
目前愛康在市、區的關心支持下,已解決銀行收貸問題,現已進入全國晶硅電池片生產企業前三,今年訂單已經排滿;從事安裝工程的保威太陽能去年業績也逆勢增長300%。
事實上,光伏作為一種戰略性新興產業,其發展前景始終備受看好,但長期以來受困于對國外市場的依賴,而三水就一直致力于拓寬光伏產業應用的空間,2011年三水將光伏應用作為打造新能源示范城市的主要內容,申報“金太陽示范工程”,總裝機容量35.5兆瓦,已建成15.5兆瓦,位列全省第一。
去年8月,三水工業園又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區,3年內建成裝機容量130MW,位列全國第六。目前已建成13.5兆瓦,有8.7兆瓦項目已并網發電,在建項目46.3兆瓦,涉及企業近20家。“很多企業從觀望到支持,從支持到積極參與。”樂紹才說,目前三水除樂平外、西南、大塘等鎮街不少企業都主動聯系要求建設屋頂光伏電站。
愛康太陽能董事長陳剛認為,隨著下游應用對上游產業帶動加大,今后光伏產業的集聚度將進一步增強。“愛康有信心分得園區130兆瓦一半以上的市場‘蛋糕’”。
創新
借力金融和保險體系組建利益共享機制
盡管前景廣闊,但由于光伏應用前期投入較大,且涉及并網等問題,一直以來推廣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自2011年末開始,國家陸續出臺了補貼、項目備案等分布式應用的扶持政策,以刺激市場反應。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可行的商業模式是分布式光伏應用破題的關鍵。
在這方面,三水就先行先試,通過政企合作的方式,促成佛山市綜合能源有限公司、愛康太陽能等多方共同出資成立南新太陽能投資有限公司,切入三水區太陽能光伏電站的投資、設計、施工、運營及發電合同能源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