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光伏行業目前仍處于低迷狀態,新能源行業投資成本仍然較高,尤其是大型風電基地、核電站的投資規模要求很高,行業存在一定風險,但短期來看,國家新能源發電優先上網的政策對新能源行業盈利水平提供了基本的保障。雖然風電設備、多晶硅等部分潛在產能過剩或存在低水平重復建設的行業競爭趨向激烈,部
2010年1月12日國家電網發布1號文件《關于加快推進堅強電網建設的意見》,其總目標“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主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以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為特征的堅強國家電網,全面提高電網的安全性、經濟性、適應性和互動性。”同時對今后10年做出規劃:
一、2010年,“兩縱兩橫”特高壓交流后續工程開工建設,跨區直流工程投產規模達到1290萬千瓦,配電網建設加大投入,智能化試點工程按期建成,關鍵技術研究,設備研制和標準制定取得新進展。
二、2015年,以特高壓為核心的堅強國家電網初步形成,電網的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水平明顯提升,滿足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接入和輸送。特高壓及跨區電網輸送能力超過2.4億千瓦。配電網供電能力,供電質量和供電可靠性顯著提升,城市配電網供電可靠率達到99.92%以上,綜合電壓合格率達到99.5%以上,農網供電可靠率達到99.73%以上,綜合供電電壓合格率達到98.45%以上。
三、2020年,基本建成堅強智能電網,形成以“三華”特高壓同步電網為受端,東北特高壓電網,西北750千伏電網為送端,聯接各大煤電基地,大水電基地,大核電基地,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堅強電網結構,特高壓及跨區電網輸送能力超過4億千瓦,滿足大型煤電基地、大型水電基地、大型核電基地,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接入和負荷中心的用電需求。電網的資源配置能力,安全水平,運行效率,以及電網與電源,用戶的互動性顯著提高。
次年的2011年3月16日,國務院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適應大規模跨區輸電和新能源發電并網的要求,加快現代電網體系建設,進一步擴大西電東送規模,完善區域主干電網,發展特高壓等大容量,高效率,遠距離先進輸電技術,依托信息,控制和儲能等先進技術,推進智能電網建設,切實加強城鄉電網建設與改造,增強電網優化配置電力能力和供電的可靠性。
目前來看,除了新能源行業和電力行業外,電線電纜行業諸多下游產業都迎來極大的發展,電線電纜行業受益是無窮的。不過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國內電線電纜行業存在的問題也很多,如果消解產能過剩、增加電纜產品含金量等,是未來電線電纜生產企業贏得市場的重要條件。
作者: 來源:電纜網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