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公布了碳交易市場履約成績。 在今年完成履約的五個碳交易試點中,北京碳市的二級市場成交量居首,累計成交超過200萬噸。同時,北京也是對重點排放單位違約約束最強的試點,對未清繳部分配額開出市場均價3-5倍的罰單。&nb
進一步優化分配方案 記者:下一階段有何工作安排?
洪繼元:一個是要完善在現有的相關政策,包括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比如完善配額核定方法,對第三方核查機構的管理、報送報告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完善。
同時,我們也會結合新形勢、新要求做一些調整。比如北京今年出臺了不宜發展的、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產業目錄,那么針對這些目錄中的產業我們也會有一些重新考慮。
記者:接下來北京是否會擴大納入企業范圍?
洪繼元:目前來看在試點期內還是以重點排放企業為主,但具體的企業數量會是動態變化的,因為企業排放情況在發生改變,我們會通過第三方核查、“第四方”交叉核查的方式,完善數據準確性。
記者:北京出臺的公開市場操作方案也是一項創新,規定價格連續10個交易日每噸超過150元就進行拍賣,如果低于20元就進行回收。出臺這個方案是怎么考慮的?
洪繼元:主要目的是穩定市場價格,避免大起大落,當然目前還沒有碰到這樣的情況,但頂層設計就要考慮長遠,未雨綢繆。在操作過程中,政府如何回購、怎么把握度,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記者:對于拍賣和個人投資者的進入如何考慮?
洪繼元:這需要一定的基礎:第一是市場成熟度;第二是企業意愿;第三是規則的完善。任何一項工作,我們都得先看準了再往前推進。
記者:和企業排放量相比,去年的配額發放是松是緊?
洪繼元:基本上還是比較緊的,這從市場交易的情況上也能看出來。
記者:2014年的配額總量是否有增長?
洪繼元:重點排放單位既有設施的配額量是逐年減少的,新增設施要依據活動水平和行業碳排放強度先進值核定。因此,總量會有一定變化,但要看新增重點排放單位數量和新增設施情況。
記者:對大家都比較關心的京津冀區域市場問題,有何考慮?
洪繼元:我們會同兄弟省市做了一些研究,但我想不論是區域性市場還是全國市場有幾點是必須要考慮的:第一是立法,要有統一的法律;第二標準要統一,要制訂相關的政策、條例、管理辦法、懲罰措施等一系列制度;第三,要設計好市場,穩定市場秩序。
記者:對試點期后的工作有何安排?
洪繼元:我們已經把相關工作布置下去了,第一,在總結我市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加強對全國各試點省市好的經驗和做法認真研究,取長補短;第二,了解各個地區的排放情況,并對納入交易企業的產業結構進行分析;第三,在現有基礎上研究能否有一些創新,比如模式創新、產品創新等。
作者:張晴 李雪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