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日前印發《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規劃提出,到202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全面完成,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到15%左右,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逐步形成。 
建材工業。優化品種結構,進一步降低單位產品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水泥行業要鼓勵采用電石渣、造紙污泥、脫硫石膏、粉煤灰、冶金渣尾礦等工業廢渣和火山灰等非碳酸鹽原料替代傳統石灰石原料,加快推廣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和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技術,發展散裝灰泥、高等級水泥和新型低碳水泥。玻璃行業要加快開發低輻射玻璃、光伏發電用太陽能玻璃等新型低碳產品,推廣先進的浮法工藝、玻璃熔窯富氧燃燒、余熱回收利用等技術。陶瓷行業加快發展薄形化、減量化、節水型產品,研究推廣干法制粉等工藝技術,加快高效節能窯爐、耐火材料和新型燃料的開發利用。2020年水泥行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基本穩定在“十二五”末的水平。
化學工業。重點發展高端石化產品。合成氨行業要重點推廣先進煤氣化技術、高效脫硫脫碳、低位能余熱吸收制冷等技術。乙烯行業要優化原料結構,重點推廣重油催化熱裂解等新技術。電石行業要加快采用大型密閉式電石爐,重點推廣爐氣利用、空心電極等低碳技術。己二酸、硝酸和含氫氯氟烴行業要通過改進生產工藝,采用控排技術顯著減少氧化亞氮和氫氟碳化物的排放。加大氫氟碳化物替代技術和替代品的研發投入,鼓勵使用六氟化硫混合氣和回收六氟化硫。
有色工業。電解鋁行業要推廣大型預焙電解槽技術,重點推廣新型陰極結構、新型導流結構、高陽極電流密度超大型鋁電解槽等先進低碳工藝。銅熔煉行業要采用先進的富氧閃速及富氧熔池熔煉工藝,鉛熔煉行業要采用氧氣底吹煉鉛新工藝及其它氧氣直接煉鉛技術,鋅冶煉行業要發展新型濕法工藝,鎂冶煉行業要積極推廣新型豎窯煅燒技術。
輕紡工業。造紙工業要推進林紙一體化,加大廢紙資源綜合利用,科學合理使用非木纖維。食品、醫藥等行業要加快生物酶催化和應用等關鍵技術推廣。紡織工業要優化工藝路線,加強新型紡紗織造工藝技術及設備應用。
第六,控制城鄉建設領域排放。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強城市低碳發展規劃,優化城市組團和功能布局,提高建成區人口密度和基礎設施使用效率,降低城市遠距離交通出行需求。城市新區建設規劃要探索進行碳排放評估。
第七,控制交通領域排放。合理配置城市交通資源。逐步建立特大城市機動車保有總量調控機制。積極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加快建設公交專用道、公交場站等設施和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積極推廣天然氣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2020年,大中城市公交出行分擔比率達到30%。重點推進公路集裝箱多式聯運、甩掛運輸等高效運輸組織方式。研究建立新車碳排放標準,提高燃油經濟性,加快淘汰老舊車輛,鼓勵發展低排放車輛。2020年,單位客運周轉量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5%,單位貨運周轉量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13%。
完善鐵路運輸網絡,加快鐵路電氣化改造,提高電力機車承擔鐵路客貨運輸工作量比重,提升鐵路運輸能力,推行鐵路節能調度。積極發展集裝箱海鐵聯運,加快淘汰老舊機車,發展節能低碳機車、動車組。加強車站等設施低碳化改造和運營管理。2020年鐵路單位運輸工作量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15%。
促進運輸船舶向大型化、專業化方向發展。加快推進內河船型標準化。完善老舊船舶強制報廢制度。推進船舶混合動力、替代能源技術和太陽能、風能、天然氣、熱泵等船舶生活用能技術研發應用。在有條件的港口逐步推廣液化天然氣及新能源利用,積極推進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加強港口、碼頭低碳化改造和運營管理。2020年,單位客貨運周轉量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13%。
完善空中交通網絡,優化機隊結構。積極推動航空生物燃料使用,加快應用節油技術和措施。加強機場低碳化改造和運營管理。2020年,民用航空單位客貨運周轉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11%左右。
第八,控制農業、商業和廢棄物處理領域排放。在具備條件的地區鼓勵發展垃圾焚燒發電。
第九,倡導低碳生活。抑制不合理消費,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鼓勵使用節能低碳產品,加快建設高效快捷的低碳產品物流體系,拓寬低碳產品銷售渠道,設立低碳產品銷售專區和低碳產品超市,建立節能、低碳產品信息發布和查詢平臺。
作者: 來源:CHINAFT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