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源資源十分匱乏,即使所有的核電站全部正常發電,其自給率也只能達到19.5%。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石油價格高漲,能源供應偏緊以及環保意識的增強,日本決定增強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并制定了“產業結構調整計劃”、“新經濟成長戰略”、“能源計劃大綱”、“可再生能源特別措施法”等一系
日本經濟產業省還成立了專家委員會,著手制定海上風電補貼新方案。日本媒體認為,這是日本大力發展海上風電的信號,期望這項實驗的成功能夠在海洋風力發電技術開發方面占得先機,帶動陸地和海上風力發電的普及,將風能打造成繼太陽能之后的又一大綠色能源支柱。
全球風能理事會指出,日本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廣闊的海洋專屬經濟區,風力發電前景廣闊,潛力巨大。日本風電協會估計,日本擁有144吉瓦陸上風能、608吉瓦海上風能的發電潛力,是有待開發的能源寶庫。
為了擺脫風力發電滯后的局面,日本政府已經組織有關技術專家積極開發適合各種不同環境和風力狀況的風車等發電機組,采用高品質的碳素復合纖維生產大型風輪葉片、液壓式驅動系統等新技術,并將重點放在開發單組發電能力為8000千瓦時的大型風力發電系統。
生物能源重點開發非糧類 由于生物燃油與現有的化石燃油有著很強的親和性,混拌到化石燃油中不用改造發動機就可以使用。日本在2002年制定了《生物能源戰略》,決定將生物能源的研發重點放在以廢棄纖維素材料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和以微藻類為原料的第三代生物燃料碳化氫方面。
筑波大學進行的實驗結果表明,微藻類生物中含有大量的碳化氫,干燥后微藻類中的碳化氫含量可達到20%到30%。使用城市居民生活下水和農業廢水就可以繁殖微藻類物質,在繁殖過程中還能夠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減少溫室氣體。
日本微藻類生物燃料的研究開發已經取得重大成果,利用微藻類生產的生物燃油今年7月已經開始在日本的公交車上試用。該生物燃油是從可以在河流或水田中大量快速繁殖的一種叫做梭微子的微藻類生物中提取,還有望作為航空燃料使用。東京大學、日本航空、全日空等有關方面已成立了“下一代航空燃料研究會”,加快生物燃油的研究利用步伐,爭取到2020年將生物燃油在航空中的比例提高到10%左右。筑波大學教授渡邊信說,預計到2020年前后,這種生物燃油的成本有望降低到每立升200日元以下,如果再對提取了碳化氫的微藻類進行綜合開發,完全具有商業化開發利用的價值。
據日本《能源白皮書》發表的數據,截止2012年6月底,日本全國的生物燃料發電裝機容量為230萬千瓦時,但從2012年7月到今年2月,新增生物燃料發電裝機容量為87.4萬千瓦。日本富士經濟諮詢公司發布的調查統計數據顯示,日本生物燃料市場快速增長,預計2015年將達到1766億日元。該公司認為,隨著生物燃料技術的進步,生產成本的下降,對環保問題的關注增強,可再生的生物燃料在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將大幅提高。
作者:樂紹延 來源:亞太日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