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電站迎來了一波井噴。 10月16日,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與恒大集團簽署協議,共同開發建設光伏發電項目,總投資額達70億元。當月初,張家口市也與恒大集團簽訂協議,3年內建成投資900億元的全國最大光伏發電項目。 這并非孤例
光伏電站迎來了一波井噴。
10月16日,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與恒大集團簽署協議,共同開發建設光伏發電項目,總投資額達70億元。當月初,張家口市也與恒大集團簽訂協議,3年內建成投資900億元的全國最大光伏發電項目。
這并非孤例。在1000公里外的寧夏,成立不到一年的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民投)在此投資300~500億元建設光伏電站。與此同時,大量光伏制造企業也走上了電站開發的道路。英利集團總裁助理梁田對記者說,今年英利在國內儲備了超過1.4吉瓦的電站項目。
資本追逐光伏電站項目的背后,是全國光伏電站裝機量的快速增長帶來的良好盈利預期。今年上半年新增光伏發電并網容量332萬千瓦,此前國家能源局已將全年光伏裝機量調高至14吉瓦。
"光伏電站的內部收益率能達到10%左右,而且國家提供穩定的財政補貼。對投資者來說,可預期的收益和國家能源戰略的要求是目前很多企業看上光伏電站的緣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對記者說。
逐利
光伏電站建設可謂一波三折。
2012年前,中國光伏制造業由于價格下滑,外部"雙反"等原因陷入困境。在自救的解困路上,大量中上游制造商把眼光投向下游光伏電站領域,寄希望通過光伏電站消化日趨嚴重的庫存,從供應商變成開發商,以謀求新生。這一輪自救讓國內大量光伏上游企業選擇了光伏電站。
彼時,對于掙扎于生死邊緣的光伏企業,選擇進入電站只是無奈之舉,他們共同目標是建成電站然后整體銷售。當然,國家執行每千瓦時1元的較高上網電價,吸引了眾多外部投資者。
"一座理論運營25年的光伏電站,8年可以收回成本,保證10%以上的內部收益率。電站一旦建成,就能夠獲得穩定收益。"正信光伏總裁助理李倩對記者說。
2013年,國家發改委出臺政策,根據各地太陽能資源條件和建設成本,將全國分為三類資源區,下調了上網電價。但是持續25年的穩定收益,依然是一塊具有吸引力的大蛋糕。更重要的是,獲得這塊蛋糕似乎不難。
"未來20年,最有前景的替代能源就是太陽能。"中民投董事長董文標說。8月28日,作為掛牌之后的首個項目,中民投將觸角伸向素有光伏產業聚寶盆之稱的寧夏。投資300~500億元,建設3~5吉瓦光伏電站,這一大手筆投資,令一些投資圈人士大呼"看不懂"。
但是光伏行業人士認為,按照目前寧夏光伏電站0.9元/千瓦時的并網價格,3~5吉瓦光伏發電項目,每年將給中民投帶來60~105億元的現金流,在6~8年內回收成本。按20年的發電壽命保守計算,發電收益達到1200~2100億元,即使減去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項目利潤也在千億元左右。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曾經一度將電站建成轉手即賣的光伏制造企業也開始保留優質電站自用。
"光伏發電的技術相對成熟,擁有可預測的能源產出和穩定現金流,被國內一些發電集團稱為曬著太陽的現金奶牛。未來,光伏電站建成之后,將成為成熟的融資工具。"李倩說。
作者:劉俊卿 來源:財經國家周刊
責任編輯:gaoting
太陽能發電網|www.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