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以外,四葉草新能源對于系統的細節優化設計也相當下功夫。比如,支架怎樣可以降低重量,如何優化系統可以減少電纜,組件陣列怎么排布可以減少內部損耗,如何并網可以有效減少線損,選用什么樣的電纜更適合系統,逆變器、匯流箱放在什么地方更合適,等等。
一直強調事前管理的楊建華說,“這是我們在系統集成中更愿意多去思考的地方,關注這些細節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系統成本更低、發電效率更高的理念。”
這使得四葉草新能源成功地將度電成本控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內,由此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在這個大鱷云集的行業里,小企業的競爭靠什么?除了團隊外,就是要有好的核心技術。而電站集成技術,說穿了就是比誰多發電,誰更能控制度電成本。”楊建華透露說,基于高效系統集成的理念,目前四葉草新能源已開發出九大光伏電站建設技術和十大光伏電站運維技術,其中甚至包括到期電站的回收技術等。
3S(Supeviser):注重事前管理的監控與運維
無論是基于供應鏈控制的組件廠建設,還是高效系統集成技術的開發,始終都貫穿著楊建華事前控制的系統思維。
四葉草新能源為光伏電站運維所搭建的信息服務平臺,同樣如此。
一方面,由于光伏電站組件數量眾多,再加上天氣、灰塵等原因,想要實時監控每一塊電池板的異常狀態,即使在技術上可行,但其高昂的投入,顯然也遠非成本原本就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的光伏電站所能承受。
但另一方面,有效維護系統發電能力,又是保證投資收益的前提,而要維護好系統的發電能力,則就要及時發現或調換出現問題的組件。
將性能參數相近組件安裝到同一組串中的做法,幫助四葉草新能源實現更有效率的后期運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通過采集每一組串的數據,并匯聚到云計算數據終端平臺進行分析和監控,讓四葉草新能源在實際上實現了對每一塊異常光伏組件的實時監控。
“比如,有ABC三個性能相近的組串,其中B組串的某塊電池板出了問題,由于我們掌握每一組串的技術參數,只要一對比,就很容易定位到問題組件出在B組串。”楊建華舉例說,這種通過對每一組串發電情況的實時監控,再基于事前建立的組件信息系統,可以幫助運維人員在最短時間內找到問題組件,為運維節省了大量的查找時間,在實際上提升了電站的收益。
而對于那些散亂隨機安裝的光伏電站,四葉草新能源的運維管理,則是在對整個電站進行深入檢查、評估的基礎上,建立起一個細致的信息數據庫系統,再通過持續的分析以及改進優化,來達到可以實時監控每一組串或每塊電池板異常的目標。
4S(Service):基于線上線下服務的信息互動平臺
與4S店對汽車的定期保養制度類似,對光伏電站的運維管理,四葉草新能源也采用定期檢查、保養的制度,包括定期清洗、清理、更換零部件等。
同時,楊建華甚至還考慮到了光伏電站后期可能存在的二手交易,正如二手車交易一樣,這也正是他建立基于線上線下服務的光伏電站信息互動平臺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