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常在風口浪尖的光伏發電相比,同為太陽能利用領域的光熱發電一直有點寂寞。不過這種情況正在改變。 光熱發電會不會成為可再生能源領域的下一個風口?在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副會長、首航節能光熱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姚志豪的心中,光熱發電市場即將從國內的星星之火,走向全球成為燎原之勢。首航節能光熱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
和時常在風口浪尖的光伏發電相比,同為太陽能利用領域的光熱發電一直有點寂寞。不過這種情況正在改變。
光熱發電會不會成為可再生能源領域的下一個風口?在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副會長、首航節能光熱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姚志豪的心中,光熱發電市場即將從國內的星星之火,走向全球成為燎原之勢。
首航節能光熱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姚志豪 “走出去”拉動一大片 “‘一帶一路’,陸上是沿著西北這條線,海上是沿著南亞、中東、北非這條線,這兩條線正好是適合光熱大規模發展的區域。這些地區,有場地條件,有市場需求,完全符合光熱發電的目標市場”。姚志豪認為,南亞、中東等地區,本身發展新能源就有很大的動力,而且有明確的規劃。不管是光伏還是光熱,都有天時地利的條件。綜合來看,光熱發電目標市場高度符合“一帶一路”國家戰略。
對于光熱發電來說,還有特別的優勢。因為光熱發電本質上是一種大規模的能源基建項目,涉及的行業很多。隨著項目的推出,會帶動很多裝備制造出口。
姚志豪認為,光熱發電本質上是對傳統火電的升級改造。“光熱發電的所有環節,在原有的常規火電中,都是有體系有基礎的”。
可以這樣說,從產業鏈上來講,除去前端的太陽能環節,光熱發電后面的環節和常規火電是一模一樣的。“做光熱發電,從材料上看,所有和常規火電相關的行業,都能在光熱發電的產業鏈上找到對應的位置”。姚志豪表示,政府在鼓勵電力裝備走出去,基建走出去,而現在國內火電產能過剩,污染治理壓力大,火電在國內肯定不能再大量增長。
光熱發電“走出去”也為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提供了新機遇,同時也可以帶動整個火電產業鏈的裝備、技術、人才出口。包括裝備制造企業,比如鍋爐廠、汽輪發電機廠、空冷設備制造廠,還有火電電力設計院、火電電建公司都能受益。
光熱發電前端和太陽能相關的環節,主要涉及到玻璃、鋼材、控制設備、基建工程,還有一些化工類產品,比如導熱油、熔鹽等。隨著光熱項目整體走出去,不僅整個常規火電原有產業鏈都能受益,而且還能消耗大量過剩的玻璃 和鋼材產能。姚志豪認為,光熱發電走出去,“不僅把過剩的產能轉化成了新能源的產業,而且轉化成了優勢產能向全球輸出”,所以光熱發電和“一帶一路”戰略,是非常契合的,是非常好的切入點。
光熱發電,除了本身拉動的產業鏈很長之外,和亞投行的定位和宗旨也高度契合。
“光熱發電的單個項目,體量很大,像火電、核電一樣,都是投資幾十億規模的。和亞投行支持基建項目、電力項目的定位,完全契合”。光熱發電項目符合大型、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的特點,符合國家意志,需要大的金融機構、大的發電集團推動。姚志豪透露,亞投行成立之后,首航光熱會在一些“走出去”項目推動合作。
作者:劉麗麗 來源:新浪財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