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光伏”要做的事兒,遠在淘寶天貓之上,他們要做類似會計師或者拍賣師做的事兒:包括光伏資源評估、給待售的光伏電站評級或給電站資產估值定價等一系列服務要求。
“能源互聯網不需要定義” Ifeng-Energy:“i光伏”剛推出的時候,就有人認為它跟能源互聯網扯不上關系,它只能算一個互聯網應用。
李偉宏:這就是最典型的互聯網應用。比如嘀嘀打車算不算互聯網?它是典型的用互聯網在改變我們的出行方式。比如你想在某個地區投資一個光伏電站,在你不了解的情況下用手機一搖就知道當地有多少個電站、什么樣的發電水平,這就是用互聯網的方式,通過網絡、GPS和數據來解決你原來解決不了的問題。
互聯網就是解決信息的快速對接。互聯網就是一種基礎設施,我們講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的去中心化,在傳統的產品思維、用戶思維的基礎上,使連接變得更容易、信息獲取更快捷。例如現在的自媒體,原來是中心化的,一個電視說了算,它播出什么受眾只能被動接受,現在人人都是傳播者,這就是互聯網。只要這些思維和手段同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在能源的方式上結合起來,它就是能源互聯網。如果這個不是,那什么是?
Ifeng-Energy:到目前為止,在能源互聯網這個概念上,似乎光伏行業是呼聲最響亮的,現在很多企業都想搭上能源互聯網這輛快車紛紛給自己打上了能源互聯網的標簽,您認為他們真正理解了能源互聯網的概念了嗎?
李偉宏:回望2000年的時候,中國市場也是和今天一樣。納斯達克泡沫的時候,所有的企業都會“觸網”,一個做鋼鐵的企業,建了一個網站就變成了互聯網企業,好像任何一個企業都可以在后面+一個“·com”,就能在納斯達克上市,所有的企業都削尖了腦袋往里鉆,都要跟“·com”沾點關系。但一個企業的主營業務決定了它是一個什么樣的企業,而不是說靠賣一些概念就可以宣稱自己就是能源互聯網企業。
Ifeng-Energy:如果要給“能源互聯網”下一個定義應該怎么下?
李偉宏:阿里有一個CEO前段時間講了一句話,他說以后“電子商務”這個概念可能就消失了,以后基于互聯網的交易可能無處不在,就像自來水一樣滲透到各個環節各個業務領域,任何地方都和網絡有關系。總理說的“互聯網+”,+能源之后不就是能源互聯網嗎,不僅是體現在電力的輸配和供應上,它無處不在。從這個思路上看,“能源互聯網”這個概念可能都不存在,無非就是把從能源的生產到供應的每一個環節都囊括進來。
我認為“能源互聯網”這個定義可有可無。往大了講,很多人講著講著就講到第三次工業革命上去了,比如分布式能源、微網,這些肯定都是能源互聯網中的一部分。如果非要用“能源互聯網”這個概念來框的話,恐怕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沒有互聯網這個方式還行不行得通?如果沒有互聯網它也能行的話,它就跟互聯網扯不上關系。使用互聯網的技術或者互聯網的思維做了能源的事,就是能源互聯網,它包羅萬象。只要是跟能源相關、采用了互聯網的技術和思維解決一部分問題,就是能源互聯網,只不過我覺得在“能源互聯網”里面講的互聯網更多的還是側重于技術而不是思維。
現在有些企業宣傳的能源互聯網,看起來很玄乎和高大上,實際上你要去看它到底賣什么東西。歸根結底,互聯網就是做整合,要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信息的透明和交互,再就是方便消費者提升效益,互聯網就是做這兩件事情。【互聯網能源風口人物專訪系列:華夏能源網+鳳凰能源工作室聯合出品】
作者:胡學萃 來源:華夏能源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