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行業快速發展之際,光伏融資難問題隱現。
綠能寶模式何去何從
由于2015年全年財報的大額虧損,陽光動力能源互聯網股份公司(下稱SPI)近期備受矚目,而作為其主要業務板塊之一的互聯網金融平臺綠能寶再次引來質疑之聲。
2015年SPI的銷售額為1.9億美元,相比2013年、2014年的4262.9萬美元和9164.2萬美元均有大幅增長。但同時公司虧損額亦大幅增長,相比2013年和2014年的3224.4萬美元、519.6萬美元,2015年的虧損額達到1.85億美元,截至2015年12月31日,SPI累積虧損為2.461億美元(約16.1億人民幣)。
5月25日,SPI董事長彭小峰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回應虧損原因,“這與年初上市時員工的股權激勵、上市費用等,加上綠能寶第一年上線的推廣費用,以及SPI歷史項目的處理均有關系。”
作為早期開展光伏+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綠能寶,從2015年初成立便引來了諸多質疑。綠能寶是基于融資租賃的互聯網投資理財產品。彭小峰對此解釋道,“我們不是做債券、股權的融資,是物權融資。比如你買了電動車或者充電樁、太陽能發電設備,通過租賃方式獲得租金,物權是你的,發電后一部分電費付給你,這都是在網上實現!
根據綠能寶網站顯示,截至5月25日,歷史成交訂單數為654923條,已發放租金為28365088.54元。
彭小峰認為在國外發展較快的分布式電站在國內比例還是較低,但綠能寶基于“網上委托融資租賃的方式,是解決分布式光伏融資難的一個有效的途徑。我們自己有技術服務能力,可以把控好風險,降低成本”。
而根據彭小峰的透露,接下來綠能寶要從“網上融資租賃資產交易的平臺,從太陽能發電設備擴展到電動汽車、充電樁等消費金融領域,要申請基金牌照,進入到基金銷售、債券、P2P等綠色金融服務領域”。
對于同行在進行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彭小峰表示“并不了解。但我相信綠能寶只有一個,可能不同的商業模式可以服務于這個行業,但不會一模一樣”。
盡管現有模式仍在探索階段,但對于未來光伏行業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的發展,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看好。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晶科一定會走這一步,但會走什么模式,怎么切入還在考慮。建電站融資是大問題,不是簡單成立一個金融公司就能解決,要以電站的品質作為保障!
曹寅對此認為,“一方面,光伏行業具有非常強的金融屬性,每一塊光伏組件都是標準化的產品,對于未來產生的現金流有比較好的預期性,是很好的固定收益產品。另一方面,電站開發商投產是重資本的商業模式,有創新的金融方式的融資的訴求,互聯網金融是光伏行業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
作者:盧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