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堪稱是光伏產業一個短暫的“黃金時代”。去年年底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于完善陸上風電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政策的通知》,明確2016年6月30日前未全部投運的光伏發電項目,將實施降價后的新電價。
通威股份凈利增長
今年上半年,通威股份實現營業收入達69.61億元,同比下降0.7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2.31億元,同比增長180.21%。
今年初,該公司完成了光伏產業鏈上游多晶硅(永祥股份)和下游發電業務(通威新能源)的資產注入,兩項業務實現并表,帶動公司上半年業績同比增長180.21%。
多晶硅業務方面,永祥股份上半年實現銷量達5800噸,同比增長65.71%;收入達6.27億元,同比增長142.22%;毛利率達45.01%,同比提升13.86個百分點;實現凈利潤1.34億元。
發電業務方面,該公司上半年已立項項目超過30個,規模約990MW。項目資源儲備規模超過3GW,主要分布在江蘇、安徽、內蒙古、新疆、河南、山東、江西、四川等地,已成功并網發電的包括江蘇如東10MW及江西南昌20MW“漁光一體”項目。
在完成上游多晶硅和下游光伏發電資產注入后,隨著合肥通威重組預案獲證監會通過,該公司將進入晶硅電池業務領域,從而進一步完善現有的光伏產業鏈布局,迅速構建“上游多晶硅–中游電池片–下游電站”相互協同和支撐的光伏產業格局,“光伏+農業”雙引擎的格局即將形成。
阿特斯組件和電站雙翼齊飛
今年第二季度,阿特斯的組件和電站業務雙豐收。
報告顯示,二季度阿特斯實現銷售收入達8.059億美元,同比增長26.6%,遠超原定指標7.6億美元;組件總出貨量達1290MW,同比增長59.46%,超過之前預計的1250MW;凈收入為4040萬美元,攤薄后每股收益0.68美元,相較第一季度的2258萬美元增長79.59%。
此外,阿特斯目前運營的太陽能光伏電站總計達472MW,預計轉售價值約為8.5億美元。
在組件上,其第二季度美洲和亞洲兩地出貨量超過總出貨量的87%,但相較去年同期亞洲訂單量明顯減少,而歐洲和其他地區強勢增長。
其電站業務增長穩定。該公司持有并運營的電站項目總計達472MW。第二季度依靠售電獲得的收入為2250萬美元,達到歷史峰值。
鑒于下半年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態勢,阿特斯表示將縮減光伏組件產能,嚴格管控組件庫存,將組件生產年度目標由之前的6.43GW調整到5.8GW。
對于全年的預期,阿特斯保持樂觀,仍然堅持全年5.4GW~5.5GW的組件出貨預期,營收也將維持之前約32億美元的預判。
晶科能源出貨量創新高
今年上半年,晶科能源成為全球最大的組件供應商。
其二季度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晶科能源太陽能產品總出貨量“超出指引上限”,達到1716MW,同比增長87.9%,總收入為59.6億元,同比增長86.1%。繼第一季度出貨量、營收、毛利率和凈利潤四項單季排名全球第一后,該公司繼續維持強勁的增長勢頭。
該公司副總裁錢晶強調說,“領先的技術,優越的生產工藝,尖端工廠和完整的供應鏈及生產規模給予我們相對于競爭對手一個巨大優勢,使我們能提高組件效率、進而降低成本。”作為較早且比較成功部署垂直一體化的光伏企業,晶科能源將更好地把控各環節的成本和質量。
在2013年第二季度,該公司成為全行業第一家扭虧為盈的光伏企業,并連續14個季度保持最高毛利率。
對于業界普遍認為的搶裝潮后補貼削減將導致中國需求放緩一事,晶科能源首席執政官陳康平的判斷是,預計2016年第四季度將有所反彈。“行業正面臨挑戰,但下半年我們已鎖定相當數量的大型項目訂單,而且預期拉丁美洲、印度和日本市場發展迅速,公司的出貨地域分布將更加均衡。”
財報還顯示,該公司下游太陽能電站項目發電量達到3.27億度,相比2016年第一季度增長了55.8%。太陽能電站項目為其帶來了2.885億元的收入,比2016年第一季度增長了55.5%。
對此,陳康平表示,這主要源于季節性光照時長的增加,中國西部限電影響的減少,以及更多的項目完成調試達到滿發。
本季度晶科能源新增并網123MW,截至2016年6月30日該公司并網量總計達1130MW,公司堅信下游業務具有巨大的潛力。
陳康平還透露,晶科能源保持2016年全年業績指標不變:預計太陽能組件總出貨量在6GW到6.5GW之間,將年底產能指標提升至硅片4.5GW,電池3.7GW,組件6.5GW。
作者:李瞧 來源:中國工業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