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寬松,但寬松程度比前兩年明顯收窄。分區域看,東北和西北區域電力供應能力富余,華北、華東、華中、南方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其中,華中區域在1月份受低溫寒潮因素影響,多個省級電網采取了有序用電措施,南方區域部分省份存在局部性、階段性電力供應短缺。
二、全國電力供需形勢預測
(一)全社會用電量延續平穩較快增長,全年增速超過2017年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夏季全國大部氣溫偏高,部分地區將出現持續大范圍高溫天氣。綜合考慮宏觀經濟、氣溫、電能替代、上年同期高基數、國際貿易環境、藍天保衛戰和環保安全檢查等因素,預計2018年下半年用電量增速將比上半年有所回落,預計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好于年初預期,超過2017年增長水平。
(二)預計全年新增裝機1.2億千瓦,年底裝機容量達到19億千瓦
預計全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2億千瓦,其中,預計非化石能源發電新增裝機7300萬千瓦左右,煤電新增裝機略低于4000萬千瓦。年底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9.0億千瓦左右,其中,煤電裝機容量10.2億千瓦,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合計達到7.6億千瓦,比重進一步提高至40%,比2017年底提高1.5個百分點左右。預計電煤供需形勢地區性季節性偏緊,東北地區以及沿海、沿江部分以進口煤為主的電廠高峰期電煤供需形勢可能較為嚴峻。
(三)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部分地區迎峰度夏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
受新能源比重持續上升導致部分時段電力系統調峰能力不足、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比重持續提高帶動系統峰谷差持續增大、電煤地區性季節性偏緊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預計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部分地區在迎峰度夏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
分區域看,預計華北區域電力供應緊張,河北南部電網、京津唐和山東電網在迎峰度夏用電高峰期電力供應緊張;華東、華中、南方區域部分省份電力供需偏緊,主要是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廣東等省份在迎峰度夏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東北、西北區域預計電力供應能力富余。預計全年全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3770小時左右,其中,火電設備利用小時4300小時左右。
三、有關建議
下半年,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持續深入推進。時間過半,電力行業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兩會”精神任務異常繁重。需切實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做好迎峰度夏電力保障工作,強化發電燃料供應,緩解電力企業經營困境,加快光伏產業轉型升級,修訂“十三五”電力發展規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穩步做好新時代電力工作,更好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用電需求。
(一)落實迎峰度夏工作方案及預案,切實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一是落實相關方案和預案。相關地方及企業應嚴格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做好2018年迎峰度夏期間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的通知》(發改運行〔2018〕855號),統籌做好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各地區要在科學研判本地迎峰度夏期間供需形勢的基礎上,有效銜接好優先發購電、電力市場化交易、跨省區送受電等各項工作,千方百計提高高峰時段發電供電能力。
二是做好電力穩發穩供。電網企業要科學安排電力系統運行方式,加強電力跨省跨區余缺互濟,優化抽水蓄能等調峰電站運行管理;發電企業要認真分析供需形勢,周密制定燃料采購、運力銜接和儲備計劃,并根據燃料實際消耗情況動態調整優化,確保發電燃料需要;加強設備運行維護和管理,確保機組穩發穩供。
三是加強電力系統運行特性分析和監測。當前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用電負荷峰谷差加大、新能源比重持續上升導致電力系統調峰能力不足,電力系統形態及特征發生重大變化,系統運行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電網企業要加強電力系統運行特性分析,并結合用電負荷特性變化,研究運行方案,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相關部門及地方政府需高度關注云南、貴州等水電大省的火電機組生存和安全運行問題,確保煤電作為備用電源對電力系統的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