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出品方/作者:民生證券,李陽1 光伏玻璃行業簡介1.1 光伏玻璃:主要輔材,提供透光及保護性能光伏玻璃是光伏組件主要輔材。單體太陽能光伏電池因機械強度差、易受空氣 中水分和腐蝕性氣體氧化銹蝕,需被EVA膠片密封在一片封裝面板和一片背板中 間形成組件。光伏玻璃、EVA、背板、邊框是光伏組件4大主要輔材。光伏玻璃在組件
組件大型化趨勢明顯。招標角度,2022年1-5 月央國企光伏組件招標中,166 組件產品占比僅為8.1%,182 組件整體中標量占比達 81%,已成終端市場主流 之選,400W 以下功率組件逐步淡出市場;出貨角度,CPIA 據 統計, 182mm+210mm 硅片尺寸合計占比由 2020 年的 4.5%迅速增長至 45%,預計 2022年將進一步提升至 75%。組件大型化可獲得更高組件功率+降低單位成本。
光伏玻璃深加工過程包括鋼化和鍍膜兩道工序,光伏組件廠采購原片經深加 工后的光伏玻璃。 1)鋼化:增強玻璃抗彎+抗沖擊強度。相較半鋼化,全鋼化對顆粒度有要求 (安全標準),破碎后要求是在 50mm*50mm 范圍內碎片 ≥ 40 粒,因玻璃破碎 后顆粒度越小,對 的傷害就越小;此外全鋼化溫度高于半鋼化,溫度過高會導致 變形度超標,因此半鋼化對玻璃變形控制程度更好。全鋼化會增加生產成本,當前 3.2mm 光伏玻璃多采用全鋼化工藝,2.5mm 及 2.0mm 多采用半鋼化工藝。 2)鍍膜:在鋼化后的玻璃上鍍一層減反射膜,增強透光率。光伏鍍膜玻璃使用 的鍍膜溶液主要成分為硅溶膠、有機硅樹脂、有機溶劑等含有有機基團的化學物質, 經鋼化灼燒(700°C)后膜層中的有機基團被灼燒分解,形成主體為 SiO2 的無機 膜。
2 格局如何集中,且看玻纖演繹
我們認為,光伏玻璃與玻纖行業具有一定可比性:
(1)上游原材料具有較強資源屬性。
石英砂是影響光伏玻璃透光率的關鍵原材料,國內超白石英砂礦較為稀 缺、資源屬性強,自有砂礦降低采購成本效果明顯;葉蠟石是制造玻纖的原料之一,浙江、福建葉蠟石資源約占全國產量 75%。 因此,光伏玻璃企業如信義、福萊特、旗濱等多選擇于超白石英砂礦附近建廠 乃至提前布局超白砂礦,以降低運輸成本、保證供應鏈;玻纖行業發展更為成熟, 以巨石為例,巨石收購全球最大的專業生產玻纖用葉臘石粉公司桐鄉壘石,保證采 購價格及供應鏈安全。 并非所有光伏玻璃企業均配置超白砂礦,同理,并非所有玻纖企業均配置葉臘 石資源,未配置企業同樣可以向上游采購礦石,但在供應鏈安全、采購價格、運輸 成本等方面弱于向上游延伸的企業,盈利能力缺乏足夠“安全墊”。
(2)規模優勢路徑清晰。光伏玻璃及玻纖行業,大型窯爐均可實現原材料和 燃料單耗下降、 攤銷費用減少。 2020-2021 年福萊特安徽子公司凈利率高于浙江子公司 5pct,主因安徽 基地單線窯爐規模高于浙江基地 400T/D;2005-2010 年巨石持續打破最大單線池窯規模世界記錄,2008 年玻纖 產能躍居世界第一。大池窯窯爐熔化率、平均單臺產量、拉絲成品率、勞 動生產率明顯高于小窯爐,同時降低單位紗能耗、材料耗量。
(3)供給強周期,需求端具備成長屬性。 供給端:光伏玻璃及玻纖停窯成本高、需連續生產,冷修成為調配供需的節拍 器。商品價格低時,企業冷修意愿增強,行業區別點在于:光伏玻璃在產 1000T/D 及以上的大型窯爐基本于 2017-2020 年投產, 大型窯爐冷修預期弱;玻纖行業發展更為成熟,產能集中度高,冷修調配 供需平衡作用更明顯:以電子紗為例,5 月以來電子布價格連續兩輪上 調。電子布價格探底回升,我們預計主因為:3-4 月電子布價格低位時, 巨石關停、冷修平衡供需關系,此外需求端近期下游出貨回暖。2020 年 12 月光伏玻璃行業產能投放政策從“一刀切”轉向適當寬松, 核心原因在于供需錯配,不再列入產能置換后,產能投放提速;玻纖行業 產能投放無硬性約束,更多與商品價格相關,商品價格上漲、企業盈利能 力強時,產能投放意愿強。此外,“雙碳”背景下提高產能審批成本,部分企業產能投放多有波。
需求端:光伏玻璃行業享受光伏裝機增長+自身雙玻滲透率提升,我們測算 2021-2023 年光伏玻璃市場空間(按重量計)CAGR 為 22.62%,保持高景氣; 玻纖下游應用領域多元,整體增速略高于 GDP,今年行業增量主要來自出口、新 能源汽車、風電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