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在一體化的道路上,光伏巨頭們“你追我趕”,熱鬧非凡。近日,華潤集團守正電子招標采購平臺公布了華潤電力第五批光伏項目光伏組件集采中標候選人名單,通威股份子公司通威太陽能、億晶光電、隆基樂葉入圍。根據招標公告,本次集采規模為3GW,第一中標候選人為通威太陽能。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對于通威股份在組件領域的表現,
奔赴在一體化的道路上,光伏巨頭們“你追我趕”,熱鬧非凡。
近日,華潤集團守正電子招標采購平臺公布了華潤電力第五批光伏項目光伏組件集采中標候選人名單,通威股份子公司通威太陽能、億晶光電、隆基樂葉入圍。根據招標公告,本次集采規模為3GW,第一中標候選人為通威太陽能。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對于通威股份在組件領域的表現,外界解讀為,通威股份“殺進”光伏組件環節,或將引起光伏組件江湖變天。
事實上,通威股份早已進入組件領域。不過,由于通威股份相比隆基綠能、晶澳科技和晶科能源等光伏巨頭組件品牌知名度小,規模體量小,通威股份長期深耕多晶硅、電池環節并建立龍頭地位,掩蓋了其組件業務的存在感。
8月20日,通威股份方面告訴記者,公司自2013年收購合肥賽維時即有部分組件產能,并在此基礎上一直保持著研發推進和少量擴產,也積累了一定的技術與市場基礎。基于目前國家“雙碳”目標推進和行業一體化發展趨勢加強,公司會順勢而為,考慮在組件業務上做進一步論證規劃。
據悉,一直以來,通威股份堅持專業分工、協同發展的經營理念,但是實際上其在整個光伏產業鏈的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和電站環節均有所布局。
20世紀80年代,通威股份憑借魚飼料起家,并一舉成為全球領先的水產飼料龍頭。2006年底,通威股份進入光伏領域,首先進入了上游多晶硅環節。
2013年9月,光伏“雙反”陰影仍未消散。彼時,合肥賽維陷入停產狀態,瀕臨破產,于是通威股份通過并購方式控股合肥賽維,并進入電池和組件領域,但后者產能較小。2014年12月,通威股份進一步延伸下游電站投資和運營業務,創造性地開發了“漁光一體”等項目。
2020年下半年以來,多晶硅供應緊張,價格高漲,以隆基綠能、晶科能源和晶澳科技為代表的企業大力鞏固光伏一體化產業鏈布局,不僅補齊和強化了硅片、電池和組件環節的產能,同時還通過參股或簽訂長單合同的形式,鎖定上游多晶硅供應。
2020年11月,通威股份則與天合光能在共同投資多晶硅、拉棒—切片(即硅片生產環節)、電池相關環節達成戰略合作,其中規劃硅片產能15GW。這也意味著,通威股份在整個光伏產業鏈中填補了硅片環節空白。
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通威股份擁有光伏多晶硅產能23萬噸、電池片產能54GW,“漁光一體”光伏電站規模3.12GW。同時,一份投資者交流會議紀要顯示,在組件領域,通威股份已經具備6GW的組件產能。
如今,通威股份考慮在組件業務上做進一步論證規劃,無疑是在光伏一體化產業鏈布局上試圖補強業務短板。
其實,通威股份此前便有壯大組件環節的想法,且有跡可循。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稱,通威股份曾有意收購無錫尚德,擴大國內外的組件市場份額。此外,通威股份還在安徽滁州擁有30GW的高效組件產能規劃。不過,對于收購動作和產能規劃,截至記者發稿,通威股份方面未作回應。
8月18日,通威太陽能人力資源部公眾號公布的一則招聘啟事,引起了外界的關注。其中,該公司的組件生產部、工藝部、設備部、質量部、組件計劃部、采購部、研發部和財務部等都在“招兵買馬”。
值得一提的是,業界對通威股份在組件環節的動作表示震驚。8月19日,股市似乎也有所反應。當天,通威股份逆勢上漲4.88%,而其他組件龍頭股價大跌,走勢分化。外界直呼,通威股份“威震天”。
不難想象,在光伏頭部企業和跨界者紛紛擴大或進軍多晶硅、硅片和電池領域的同時,通威股份布局組件業務不僅可以消化電池產能,銜接電站環節,打開組件領域的新增長空間,使公司也更具成本控制能力。
隆基綠能方面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光伏產業包括硅料、硅片、太陽能電池、光伏組件、應用系統等多個產業鏈環節,垂直一體化不是小公司能干的,對資金、研發等都需要實力支撐。
隆基綠能方面還表示,垂直一體化模式下并非對每個環節都能形成議價能力。隨著硅料、硅片的漲價壓力傳導至下游,垂直一體化企業在組件環節的成本控制能力會更強。
亞洲硅業董事長、總經理王體虎認為,垂直一體化模式是一個正常的市場行為,2008年中下游企業向上游延伸,2011年很多上游企業又向下游延伸。需要注意的是,終端市場是制約所有制造企業的瓶頸。市場景氣時,垂直一體化布局可以抵抗產業鏈環節的供給不平衡;但市場疲軟時,任何一個環節不具備核心競爭力也容易成為負擔,因此要謹慎布局。
在“雙碳”背景下,資本加速涌向光伏賽道,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一體化戰略布局進行較量。
除上述提及的隆基綠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和通威股份,天合光能、阿特斯、TCL中環、上機數控等光伏行業公司都在進行一體化布局,甚至跨界者寶豐集團和合盛硅業等也宣布將全方位進軍光伏領域,其公布的一體化產能規劃胃口不可謂不大。
一位業內人士評論道:“當前,光伏巨頭云集,跨界者那么多,都卷上天了。”
作者:張英英 吳可仲 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