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原計劃投資119,761萬元,其中,募集資金投資95,090.95萬元。截至2012年10月底,項目已投資60,181.79萬元,其中募集資金投資60,000萬元。項目生產線已全面貫通,平均轉換效率已實現單晶電池18.3%、多晶電池17.1%,超過達產年建設目標。公司正繼續工藝優化,以進一步提高平均轉換效率。
自立項以來,相關生產設備價格有所下降,工藝技術也有了改進。為了使項目整體方案符合晶體硅太陽電池技術發展趨勢,董事會經研究,擬同意對該項目投資金額和部分建設內容做出調整,在項目實施的第二階段引入離子注入技術代替擴散技術,采取鏈式制絨清洗、離子注入技術、整線自動化、自動外觀分選工藝等,以提升上海神舟新能源在產品技術指標、生產工藝、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水平,提高企業盈利能力。
調整后項目總投資為74,979.37萬元,擬用募集資金投資額相應調整為74,797.58萬元,可結余募集資金20,293.37萬元。
2、增資上海太陽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用于“光伏檢測實驗室建設項目”和“銅銦鎵硒薄膜太陽電池試制線建設項目”
(1)光伏檢測實驗室建設項目
本項目計劃投資3,000萬元,三年內完成。本項目不變更。
(2)銅銦鎵硒薄膜太陽電池試制線建設項目
本項目計劃投資18,560萬元,建設周期約為兩年。該項目尚未投資,尚未開工建設。
本項目計劃建成一條較大面積銅銦鎵硒薄膜太陽電池試制線,形成一個以規模化生產技術為支撐的薄膜太陽電池技術研究、開發平臺,實現新技術、新工藝的快速轉換,以適應未來趨勢,儲備下一代技術。立項時,銅銦鎵硒薄膜電池技術是全球光伏行業尋求技術進步的主要方向之一,且產業鏈環境在向成熟方向發展。2012年以來,由于光伏行業景氣度急劇下降,晶體硅電池產品價格大幅降低,大大壓縮了銅銦鎵硒薄膜電池產品的市場空間。同時,光伏企業對銅銦鎵硒薄膜電池的投資規模也從頂峰時期的約10億美元/年,銳減至1億美元/年以下。導致技術進步減緩,產業化進程放慢。
因此,在外部環境不佳,未來發展趨勢暫不明朗的情況下,為確保募集資金使用效率,董事會經審慎考慮,擬暫時放棄用募集資金投資該項目,將募集資金用于其他收益較確定的項目上。
三、變更后新項目的情況
受光伏行業市場增長放緩影響,光伏產品價格大幅下跌,產品制造環節的利潤率也在大幅下降,而光伏電站業務環節由于具有一定的投資門檻,因此保持了較為穩定的投資收益。隨著我國鼓勵發展光伏發電扶持政策的不斷推出,以及光伏產品價格的下降,使得光伏電站項目的收益率更趨穩定。針對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趨勢及市場狀況,公司已在甘肅等西部地區投資建設了一批光伏電站項目,并擬繼續追加投資,以優化公司業務結構,增強公司行業競爭能力。
公司擬通過對部分募集資金用途的調整,用于投資建設西部地區合計168MW的光伏電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