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產業省8月20日調查結果顯示,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固定價格購買制度(FIT)自去年7月實施以來,截至今年5月通過該制度認證的發電設備實際開工運轉的只有1%。經產省認為,部分是發電運營商等待太陽能光伏板等發電設備降價而有意推遲項目建設導致。不過經產省也指出對于性質惡劣的商家,將取消其認證資格,并表示要進行全面的實況摸底調查。
截至5月底獲得認證的發電設備發電容量是2237萬2000千瓦、其中啟動運轉的只有304萬9000千瓦,只占到13.6%。通過認證的設備和已投入使用的設備的90%集中于收購價格設定較高的太陽能發電領域。
收購價格每年都會變動,發電設備價格回落,收購價格也會適時調低。以太陽能發電為例,非住宅用途(10千瓦以上)收購期限是20年,價格2012年度每千瓦時42日元,2013年度則降至37.8日元。
經產省認為太陽能光伏板等設備供不應求,從訂貨到交付需要花一年左右的時間是主因。也有人指出,由于收購價格是根據設備認證取得時間決定的,所以一些發電運營商在價格高時事先通過認證,等發電設備降價時再開建。
經產省調查期間的詳細情況今后將不斷公布,但可以預測一定規模以上的非住宅用途太陽能發電設備將成為調查對象。對于遲遲不開建的運營商,經產省將調查其是否已經下了發電設備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