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 針對中非雙方在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將有哪些合作?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答海報新聞,下一步,中方愿意與非方進一步加強政策協調,在綠色低碳、清潔能源、海洋合作、荒漠化防治等領域實施合作項目,開展技術交流,支持非洲提升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
11月17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 針對中非雙方在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將有哪些合作?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答海報新聞,下一步,中方愿意與非方進一步加強政策協調,在綠色低碳、清潔能源、海洋合作、荒漠化防治等領域實施合作項目,開展技術交流,支持非洲提升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
錢克明介紹,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克服自身在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困難,堅定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已莊嚴宣布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非洲國家對此也高度重視,不少國家出臺了雄心勃勃的碳達峰或減排目標。非盟《2063年議程》也明確指出,非洲國家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強技術研發與轉移、能力建設和資金支持,實現地區可持續發展和共同繁榮。在兩大背景下,近年來中非可持續發展合作不斷深化。
記者從會上了解,中非環境合作中心已于去年11月正式啟動,中方積極向有關非洲國家提供了森林保護物資、氣象視頻演播設備、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節能空調等相關物資和技術服務。
中國的企業在非洲也實施了一大批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清潔能源項目,特別是在荒漠化防治方面,中方愿意建設性參與非洲“綠色長城”可持續發展計劃。中非雙方已在該領域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建立了泛非“綠色長城”研究中心,就“綠色長城”區域的自然條件、荒漠化危害因素、技術需求等開展研究。
作者:劉璐 來源:大眾網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