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項目12月14日上午11時30分,宜賓三江口長江生態公園,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碳達峰碳中和聯合行動正式啟動。在川渝黨政代表團的見證下,四個清潔能源項目分別與主會場連線,在川渝兩地同步啟動。為何選擇這四個清潔能源項目,項目又有哪些亮點?12月14日,甘孜州鄉城縣正斗鄉,海拔4000米的頂姆壩子陽光正好,全球首個超高海
看項目
12月14日上午11時30分,宜賓三江口長江生態公園,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碳達峰碳中和聯合行動正式啟動。在川渝黨政代表團的見證下,四個清潔能源項目分別與主會場連線,在川渝兩地同步啟動。
為何選擇這四個清潔能源項目,項目又有哪些亮點?
12月14日,甘孜州鄉城縣正斗鄉,海拔4000米的頂姆壩子陽光正好,全球首個超高海拔光伏實證基地——國家電投四川甘孜州南部正斗光伏實證實驗基地項目在這里正式啟動建設。項目總裝機40萬千瓦,總投資22.4億元,是目前四川省單體規模最大的光伏發電項目。
什么是光伏實證基地?基地里面有哪些炫酷的科技?記者帶你探秘。
【項目名片】
項目名稱:甘孜州南部正斗光伏實證實驗基地項目
裝機容量:40萬千瓦
總投資:22.4億元
項目亮點:全球首個超高海拔光伏實證基地、四川省單體規模最大的光伏發電項目
環保效益:可實現年發電量約7.74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3.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65萬噸
看不同
127種實證對比方案,只為求出光伏發電“最優解”
“不同于單純的光伏電站,光伏實證基地就像是光伏行業的‘百科全書’。”國家電投四川公司董事長周慶葭說,實證基地更深遠的價值是探索光伏技術發展、提高光伏發電的效率與性價比。
光伏發電設備由組件、支架、逆變器等組成,有幾十上百種形式和尺寸,形成數百種技術組合。常規電站一般選擇一至兩種技術組合,而正斗光伏實證基地將建設光伏組件、逆變器、支架、儲能裝置、綜合對比等5個實證對比區,初步設計127種實證對比方案。通過定制研發的一套數據分析采集系統,驗證出最優的技術方案。
國家電投集團光伏產業創新中心經營部主任陳濤介紹,當前,山地光伏已成為行業內創新和關注的焦點,但超高海拔、山地氣候對設備運行效率、設備絕緣性能、儲能設備保溫性能均有影響,這個基地可以填補我國光伏實證基地在超高海拔、中緯度地區的空白,為川藏高原地區以及全國范圍內相似場景地區的光伏建設提供參考。
除了技術組合方面的實證,實證基地還將開展“水光儲多能互補”實證、“源網荷儲一體化”實證、“光伏+生態修復”實證,帶動鄉村振興、生態治理、綠色交通等產業集群實證方案落地。
看難度
平均海拔4000米,物料搬運難度大,機械效率降低
海拔3500米—5000米為超高海拔,而正斗光伏實證基地平均海拔為4000米。超高海拔的山地光伏實證基地建設難度主要在哪兒?
在國家電投四川公司工程技術中心主任吳穹看來,困難主要來自于環境因素。交通運輸方面,超高海拔山地進場道路條件復雜,物料搬運難度大;氧氣稀薄,晝夜溫差大,人員效率、機械效率均有降低;氣壓小,同等電壓下,空氣容易產生電離現象,且空氣密度的降低也會導致散熱環境變差,設備運行過程中的升溫明顯。
“超高海拔對設備選型方面也有很高要求,尤其在逆變器選擇方面必須滿足高海拔地區電氣技術要求。此外,高海拔地區出現的低溫環境對儲能系統的保溫性能要求較高。”吳穹說。
省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十四五”期間將重點推進“三州一市”光伏基地建設,目前我省光伏資源技術可開發量為8400萬千瓦,其中,超過70%都是超高海拔。正斗光伏實證基地項目的實證成果,可為四川后續大規模光伏項目的設備產品選型、項目規劃設計、項目施工組織及管理、智慧化應用、能源開發模式確立等方面提供寶貴經驗及數據支撐。
看特點
量身定制集發電、集水、儲水、灌溉、種植于一體的光伏生態系統
尋求當地生態修復之路也是正斗光伏實證基地的實證任務之一。
該項目針對甘孜州高原草地生態現狀,利用光伏組件“可遮陰、能集水”的特性,調整光伏板的高度,選取最有利的組件布置方案,搭建科技支撐示范試驗平臺,篩選出適宜高海拔草場生長的優質牧草品種,打造“牧光互補”示范區。
項目還將通過配套蓄水灌溉系統,針對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場,采取分類治理措施,量身定制集“發電、集水、儲水、灌溉、種植”于一體的光伏生態系統,形成甘孜地區“光伏+生態治理”的示范。
“為保護當地生態環境,項目建設全部采用鋼樁以替代混凝土施工。未來,鋼樁可以拔出,避免在草場留下混凝土。”吳穹說。
項目點擊
涼山州會東縣小街一期風電場項目
項目位于涼山州會東縣鉛鋅鎮附近山脊一帶,裝機容量16萬千瓦,總投資11.8億元,將安裝40臺單機容量4000千瓦、葉輪直徑165米的風機機組。
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節約標煤14.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1.6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562.9噸、氮氧化物排放量1125.8噸,環保效益顯著。
目前,該項目已納入國家第一批大型風光基地項目清單,其建設將進一步增加我省清潔能源供應,對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重慶兩江燃機電廠二期項目
項目位于重慶市兩江新區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內。作為川渝電網一體化清潔低碳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該項目總投資42億元,擬投資建設3臺70萬千瓦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年耗氣量約14.7億立方米,年發電量約84億千瓦時。
該項目建設年限為2022年1月—2023年8月。項目投產后,每年較同等級煤電節約標煤8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00萬噸,將有效提供清潔電力供應,拉動上下游產業發展,擴大社會就業,助推川渝電網一體化清潔低碳發展。
重慶豐都栗子灣抽水蓄能電站
項目位于重慶市豐都縣栗子鄉,總投資101.64億元,總裝機140萬千瓦,建設年限為2022年—2030年,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上水庫大壩、下水庫攔河壩等工程建筑物,設計年發電量8.07億千瓦時,抽水電量10.76億千瓦時。
該項目可有效替代同等容量的火電裝機,緩解重慶電網的調峰壓力,配合大規模新能源運行,具有顯著的儲能、調頻、調相、快速負荷調整、緊急事故備用等作用。建成后,每年可節省標準煤耗31.6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0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2萬噸、氮氧化物1萬噸。
作者:李欣憶 張明海 來源:四川日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