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日前撰文指出,“十四五”期間,要加快建設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第一批約1億千瓦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已開工約8400萬千瓦;以庫布齊、烏蘭布和、騰格里、巴丹吉林沙漠為重點,以其他沙漠戈壁地區和采煤沉陷區為補充,總規模約4.5億千瓦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規劃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日前撰文指出,“十四五”期間,要加快建設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第一批約1億千瓦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已開工約8400萬千瓦;以庫布齊、烏蘭布和、騰格里、巴丹吉林沙漠為重點,以其他沙漠戈壁地區和采煤沉陷區為補充,總規模約4.5億千瓦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規劃在布局推進。西部北部地區風電和太陽能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風電光伏發電上網電價低,除了滿足當地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外,輸電到中東部地區的經濟性也比較好,能有效支撐全國其他地區能源轉型。隨著既有外送通道輸電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新建跨省跨區輸電通道加快推進,外送電量清潔化水平能進一步提高,這些地區在“十四五”將呈現巨大發展潛力。
“十四五”期間,要穩妥有序推進海上風電基地開發建設!丁笆奈濉笨稍偕茉窗l展規劃》提出優化近海海上風電布局,開展深遠海海上風電平價示范,加快推動海上風電集群化開發,重點建設山東半島、長三角、閩南、粵東和北部灣等海上風電基地,為“十四五”期間我國海上風電發展指明了方向。
易躍春表示,我國有1.8萬公里海岸線,海上風電資源儲量豐富,經過十余年發展,在裝機規模和技術創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在碳達峰碳中和要求下,我國海上風電被賦予新的發展使命,由近及遠、集群化開發、平價開發、綜合利用、示范引領、產業壯大等都將成為一段時期內海上風電產業發展的重要特點,近海規模化和遠海示范化發展將進一步激發海上風電市場潛力,大大拓展海上風電開發范圍和規模。
“十四五”期間,還要統籌推進水風光綜合基地一體化開發!丁笆奈濉笨稍偕茉窗l展規劃》提出,按照建設水風光綜合基地為導向,統籌進行水風光綜合開發前期工作,推進川滇黔桂、藏東南水風光綜合基地開發建設。易躍春表示,我國西南地區水電資源豐富,已開發和規劃裝機規模大,水電調節能力強,外送通道多,主要流域周邊地區風光資源豐富,開發潛力較大,且水電與風電光伏的季節性互補作用強,能夠較好平抑水電豐枯差,具備較好的基礎發展條件!笆奈濉逼陂g,可再生能源發展重點之一就是高質量融合發展,依托已建和在建水電基地,利用梯級水電站形成的儲能和靈活調節能力,在流域周邊規劃建設合理規模的風電光伏電站,可實現水風光一體化開發,打造綜合能源基地,支撐風電光伏大規模發展。
為推進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開發,需要在更大范圍內統籌做好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消納保障!丁笆奈濉笨稍偕茉窗l展規劃》提出,依托已建跨省區輸電通道和火電“點對網”輸電通道,提升存量輸電通道輸電能力和新能源電量占比;依托“十四五”期間新增輸電通道,按照新能源電量占比不低于50%的要求,配套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
易躍春表示,我國西部和北部地區風電光伏開發大,是基地建設的重點區域,但電力負荷小、火電比重高、供熱需求大、局部地區電網薄弱問題突出,當地新能源消納能力有限,大基地開發離不開新能源跨省跨區外送消納。在“十四五”規劃建設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中,新疆、黃河上游、河西走廊、黃河幾字灣等基地需要依托既有和新增跨省跨區輸電通道,利用省內省外兩個市場,做好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消納保障。
易躍春認為,與此同時,還要切實提升系統靈活性,保障區域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高效利用!丁笆奈濉笨稍偕茉窗l展規劃》提出主要依托省級和區域電網消納能力提升,創新開發利用方式,推進松遼、冀北、黃河下游等以就地消納為主的大型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建設。這些地區有的屬于負荷中心地區,有的離負荷中心較近,具備在區域電網內統籌消納的條件,有的在“十四五”期間外送增長空間有限,主要依靠區域內統籌就地消納。為保障這些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高效利用,需加快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力爭“十四五”期間抽水蓄能投產裝機容量翻倍,積極推動長時儲熱型太陽能熱發電發展,加快火電靈活性改造,加強電網基礎設施建設和智能化升級,優化電力調度運行,充分提升就地消納能力,為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作者:張寶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