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富豪南存輝和他治下的正泰集團,正在醞釀著旗下光伏相關業務資產的騰挪。而主要經手此事的,正是南存輝實際控制的上市公司——正泰電器。
作為國內低壓電器市場的龍頭企業,正泰電器曾憑借對光伏電站的精準布局,迅速成長為中國規模最大的民營光伏發電投資企業,其股票市值甚至摸高至1353億元。但是,隨著正泰電器一步步完成“剝
浙江富豪南存輝和他治下的正泰集團,正在醞釀著旗下光伏相關業務資產的騰挪。而主要經手此事的,正是南存輝實際控制的上市公司——正泰電器。
作為國內低壓電器市場的龍頭企業,正泰電器曾憑借對光伏電站的精準布局,迅速成長為中國規模最大的民營光伏發電投資企業,其股票市值甚至摸高至1353億元。但是,隨著正泰電器一步步完成“剝離”光伏相關業務的動作,其股價(前復權)在2022年最大回撤幅度一度達到53%。
在質疑聲中,市場密切關注著正泰電器未來的發展之路將通向何方。
并購事項被交易所問詢
正泰電器拆分光伏業務的動作已經引起了監管層的注意。
11月22日晚,正泰電器宣布擬收購通潤裝備,并整合光伏逆變器及儲能相關業務資產注入后者。
要完成本次收購動作得分兩步走:正泰電器及其一致行動人取得通潤裝備29.99%股權,完成控制權轉讓;通潤裝備以現金對價收購正泰電器旗下主營光伏逆變器及儲能相關業務的公司100%股權,完成資產收購。
需要注意的是,控制權轉讓與資產收購的實施互為前提條件。簡而言之,就是正泰電器想用旗下光伏逆變器及儲能業務,置換通潤裝備的控股權。通潤裝備則在相關公告中表示:“資產收購預計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但不構成重組上市。”
但僅隔了一天,也就是11月23日收盤后,通潤裝備便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深交所的諸多問題直指公司此次控制權變更和資產收購的一攬子方案是否合理。
在關注函中,深交所要求通潤裝備說明,控股股東出讓控制權與上市公司向控制權受讓方現金收購資產的實施互為前提的原因,是否屬于“通過與上市公司進行資產置換或者其他交易取得資金”。
深交所還要求通潤裝備說明,現金收購和資產出售交易實施完畢后,公司主營業務是否發生重大變化,并據此說明公司認為此次現金收購事項不構成重組上市的測算依據及合理性。
此外,對于業績承諾大幅低于公司歷史業績的原因及合理性,深交所也要求通潤裝備結合已披露的相關財務數據和公司主營業務的開展情況,進行詳細說明。
而在監管層提出疑問之前,正泰電器的收購計劃早已在公司股票投資者中“炸了鍋”。
“以后得叫‘正泰開關’了!”對于正泰電器“剝離”光伏業務的舉動,有投資者如此調侃道。
也有被深深套牢的股民大吐苦水:“去年看正泰電器是光伏組件排名前十才進來的,今年相關業務即將盈利時,卻被剝離出去。后來想想還有戶用光伏龍頭概念,就繼續拿著,沒成想相關業務卻要分拆上市。本以為還有逆變器業務支撐,雖然業務體量不大,但處在風口,想著能回本就好。這下徹底失望了!”
股價方面,Wind數據顯示,正泰電器自去年9月初觸及63.49元/股的高位后,便“跌跌不休”,股價最低至25.21元/股,最大回撤幅度達到60.29%。
對于這筆奪人眼球的收購方案,正泰電器卻有著自己的理解。公司表示:“此次交易有助于整合雙方全球銷售渠道和資源,進一步提高公司光伏逆變器和儲能產品的品牌影響力,加速推進相關產品在海外市場的推廣落地,提高全球市場占有率。”
值得注意的是,正泰電器收購通潤裝備股權一事或存在事先消息走漏的可能。11月16日早盤,通潤裝備股價很快便拉出漲停。11月17日早間,公司籌劃控制權變更事項停牌的公告才姍姍來遲。
光伏組件業務:從寵兒到棄子?
實際上,正如投資者的吐槽,正泰電器旗下的光伏業務相關資產的騰挪早已開始。
今年4月29日,正泰電器宣布剝離光伏組件業務:公司公告旗下正泰太陽能擬將光伏組件制造板塊業務整合至正泰新能,再整體對外出售100%股權并轉讓給正泰集團等13位受讓方,交易對價為22.5億元。
上述股權轉讓完成后,正泰電器將不再持有光伏組件制造業務資產,不再持有正泰新能及其下屬子公司股權,正泰新能及其下屬子公司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
正泰電器這一看似再平常不過的業務剝離動作,其背景卻值得玩味:公司光伏組件業務的毛利率已經連續兩年下滑。Wind數據顯示,正泰電器太陽能電池組件業務的營收并不低,近三年的營收占比分別為18.59%、23.86%、17.55%。但其盈利表現卻不盡人意:同期毛利率從17.01%降至6.49%,三年時間下降超過10個百分點。
不久前的10月29日,正泰電器又發布公告,稱擬將主營戶用光伏業務的正泰安能分拆上市。11月14日,公司又宣布正泰安能擬進行增資擴股引進投資者,增資總金額為15億元。不同于盈利能力不斷下滑的正泰新能,正泰安能的業績表現堪稱亮眼。
公開資料顯示,正泰安能是正泰電器旗下唯一的戶用光伏業務運營主體,其2021年實現營收超過5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20%。公司當年累計開發量近8GW,終端用戶超過50萬戶,自持裝機容量5.4GW,已躍升為全球最大的戶用光伏資產運營商。
但這或也只是表象。財報顯示,正泰電器2021年的流動負債超過了300億元。同時,公司有息借款合計達到約200億元。截至2022年9月底,正泰電器的資產負債率為63.71%,較去年同期增加約3個百分點。
這些數據,與正泰電器此前發力光伏組件和光伏電站不無關系。光伏組件和光伏電站都屬于重資產業務,加之近年來以硅料為主的原材料不斷漲價,經營成本壓力也急劇增加。此外,電站業務本身還需要依靠大量借款運營。10月29日,正泰電器就發布了一份正泰安能為戶用光伏客戶提供擔保的公告,這次新增擔保金額預計不超過10億元。
正泰電器強調:“本次分拆上市事項不會導致公司喪失對正泰安能的控制權,不會對公司其他業務板塊的持續經營運作構成實質性影響。”
剝離光伏組件業務并分拆戶用光伏業務單獨上市,正泰電器“去光伏化”的決心已顯而易見。如今,通過收購將正泰電源置出,或將填補整個資產騰挪計劃版圖的最后一塊拼圖。
自此處回望,正泰電器自2016年大刀闊斧地切入光伏行業后,圍繞相關業務反復進行資本運作。可折騰了一番的正泰電器并沒有在二級市場收獲太多。自2016年1月初算起,光伏指數(884045)區間漲幅為71.24%,可正泰電器的股價在坐了趟“過山車”后,同期漲幅僅為25.28%。公司如今市值不到600億元,較之逾1300億元的市值“巔峰”時期,已折損過半。
兜兜轉轉,從業務覆蓋范圍到股價,正泰電器似乎都回到了“原點”。
留給正泰電器和投資者的算術題
回到“原點”的不僅是正泰電器的股價,還有公司需要面對的一道“算術題”。
1+1能不能大于2?正泰電器當初切入光伏賽道時,想要的答案一定是大于2。但從公司的股價表現來看,結果似乎并不理想。而今,將光伏相關業務剝離分拆后,又將形成兩家相關上市公司。這次,南存輝想要打造的三足鼎立局面,能實現1+1+1大于3嗎?
要想通這個問題,首先得看正泰電器為何選擇收購通潤裝備。資料顯示,通潤裝備是國內金屬工具箱柜行業的龍頭企業,主營業務包括金屬工具箱柜、機電鈑金及輸配電控制設備,近年來業績表現穩健。雖然正泰電器在公告中表示看中的是通潤裝備的全球銷售渠道,但其背后真正所指,或是想要更好地整合逆變器業務。
從逆變器的成本構成來看,直接材料占比超過85%,其中結構件為成本中占比最高的單一部件,達到了25%。而結構件正包括散熱器、壓鑄件、機柜機箱、鈑金件等,這正是通潤裝備所擅長的。
資料顯示,正泰電源是國內最早開始研發光伏逆變器的公司之一。2021年,該公司主營的逆變器產品占北美工商業光伏市場份額的32.5%,占韓國光伏發電市場份額的18.3%,市場占有率位列韓國第一。
可以預見,正泰電器的這筆收購如若成功,必將實現光伏逆變器業務的降本增效,繼而在競爭愈發激烈的光伏逆變器領域占據一定優勢。
而前文也提到,正泰安能在戶用光伏領域早已取得了一定的領先優勢,其若能登陸資本市場,勢必也將吸引不少投資者的關注。照此看,站在兩者身后的正泰電器或許真能從中分到一杯羹。
可是,投資者似乎更加現實。股吧早有網友表示:“既然二級市場有直接標的可以投,我為啥還要買正泰電器這個‘殼’?”
二級市場很快也給出了答案。收購消息曝出后,通潤裝備股價已收獲4個漲停板。除了公告發出前的那個略存疑點的漲停外,后面3個全部是一字漲停板。而正泰電器的股價表現相形見絀,同期下跌5.47%。
其實,收購完成后股價走出不同走勢的,在A股市場早有先例。TCL科技當年花費百億元巨資拿下TCL中環,切入光伏賽道。可后者股價隨后一路向上,前者股價卻不斷走低。
正泰電器此番將光伏相關業務資產一番騰挪后,究竟是步先行者的股價走勢后塵,還是實現1+1+1大于3,后市會給出答案。
作者:陳陟 來源:大眾證券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