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以來,受產能過剩、歐債危機、美國“雙反”調查等多重因素影響,光伏企業負債、破產等一連串壞消息接踵而至,行業的寒冬持續蔓延。
處于深度調整期各大企業,紛紛將產業鏈下探至光伏電站,為在寒冬中生存謀取生存希望。
“根據目前的政策及光伏行業發展現狀估算,光伏電站可以再5-8年內收回成本。未來3年,國內光伏電站開工率將以每年至少30%的增速爆發式增長。”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網表示。
光伏產業調整深水期
“在光伏行業嚴冬期,扛著不死就是成功。”華研精粹區域總經理向21世紀網表示。
受歐債危機、美國“雙反”調查等因素影響,目前大多數光伏企業都面臨產品價格跳水、需求不振等危機。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統計,在A股上市的7家多晶硅企業中已有3家停產。從全國來看,目前,在已投產的43家多晶硅企業中,僅剩下7-8家企業尚在開工生產,其余均已關閉生產線,停產率超過80%。
此外,銀行也開始“關照:起光伏企業。
“我們銀行對光伏企業的貸款額度不會像以前一樣,保大棄小、對光伏重點企業進行扶持,這是我們行目前既定的方案。除了國家開發銀行,其他銀行對光伏的支持只能是維持,即不再增加或者逐步壓縮貸款!敝行陪y行石家莊分行高管向21世紀網表示。
面對行業的各種利空,光伏企業開始為自己尋找御寒的外衣。
“我從2007年開始做光伏設備,經歷了行業爆發式的增長期,F在行業嚴冬期,企業一直在虧損,為了生存我們一直在做調整”。常州一家光伏多晶硅片廠負責人胡先生向21世紀網無奈地表示。
該公司在光伏行業危機下,一直在努力調整轉型,但似乎并不奏效。
2012年8月,胡先生做出了公司轉型的決定!袄梦覀冏陨淼募夹g優勢,公司從2012年8月起轉行做太陽能電磁片、硅片修復,可以幫助企業提高效率節約成本。但是在整個行業嚴峻的形勢下,這個先進技術并不被多少人接受!
無奈下,胡先生不得不做出第二個轉型方向的決定:將太陽能電磁片、硅片修復技術連同相應的設備轉讓,轉行做器械設備行業。“也許我們不久也將跟江浙很多光伏多晶硅片廠一樣,從光伏行業里消失了!
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很多光伏企業搞起了副業,如賽維LDK旗下企業開始做房地產,英利集團在賣橄欖油,而更多光伏企業開始挺進下游—建光伏電站!
光伏電站受青睞
“國內光伏企業發展電站業務已成行業趨勢!比A研精粹區域總經理表示。“擁有電站,就能把業務延伸向下游,對庫存組件銷售有很大的拉動作用。”
據悉,自2012年3月以來,向日葵(300111)、超日太陽(002506)、ST申龍(600401)等7家A股光伏上市組件企業宣布開始投資光伏電站。
21世紀網從向日葵董秘處了解到,向日葵日前產能已達400MW,2012年從金太陽工程中獲得了10MW的份額,目前部分工程已經完工!巴ㄟ^進入金太陽工程的項目,不僅可保證發電上網,工程建設也會得到了政府的補貼,既可消化滯銷的光伏組件,同時又可獲得穩定的利潤。企業已把電站項目作為今后主要發展方向之一。”
除消化庫存外,高利潤也是企業熱衷光伏電站的原因之一。
“目前,光伏電站造價在2000萬元/兆左右,行業利潤率一般在8%~12%。隨著光電轉換率的提高、原材料價格下降等,加上建光伏電站的各種項目政府補貼,保守估計企業一般在5-8年內能收回成本。而電站一般的運營壽命為25年,盈利頗為可觀。因此,電站建設很受企業以及PE青睞!比A研精粹區域總經理表示。
對此,塞維LDK、晶科能源和開陽光電等光伏企業曾公開表示,目前包括組件、安裝在內的分布式電站和光伏電站建設成本每千瓦時只需7~8元,光伏發電的投資回報率甚至已經高于水電和火電。若按照每千瓦時1元的標桿電價,在光照時間長的西北地區,最快可以在3~4年收回成本。在光照時間略短的南方地區建設分布式電站,也可在5~6年內收回成本。如果獲得國家“金太陽”工程等相關補貼,收回成本時間將更短。
一位不具名的光伏制造公司高層向21世紀網表示,他們公司之所以做電站就是為了能在建站時獲得補貼,然后賣掉,在電站項目上獲得兩筆收入,快速回籠資金!芭c我們公司同樣做法的不少,都是被資金鏈緊張逼得。”
開工率爆發式增長并網難
未來3年內,開工率將以每年至少30%的增速爆發式增長。華研精粹區域解經理根據目前光伏電站發展態勢的估算。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袁志彬表示,在外需短期內沒有起色的情況下,國內出臺的相關政策將對電站的開工率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9月12日,國家能源局網站上正式發布了《太陽能發電“十二五”規劃》,根據規劃,到2015年底,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2100萬千瓦(即21GW)以上,年發電量達到250億千瓦時。
“目前,我國的裝機容量不到5GW,還有三年的時間,要完成21GW的裝機容量目標,其增長至少不會低于30%。何況目前還有種種跡象表明,我國的裝機容量目標還將提升至40GW。若明年初出臺了分布式發電細則的話,光伏電站的開工率將迎來一個爆發式的增長!比A研精粹區域總經理分析。
據了解,未來五年中新增的40GW光伏發電裝機規模,仍將主要集中在光伏電站建設和分布式光伏發電兩個領域內。光伏電站建設方面,將主要在青海、甘肅、新疆、內蒙古等地區建設一批并網光伏電站;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方面,則主要是在中東部地區,采取與建筑一體化的方式進行。
目標雖然遠大,但困難卻也不少。
太陽能光伏發電屬于調節能力差的能源,晝夜變化、氣象條件變化以及季節的變化,具有隨機性、波動性和間歇性特點,會對發電產生影響。而光伏并網發電系統不具備調峰和調頻能力,光伏電站的并網對國家電網提出了較高要求。必須建立起能夠適應清潔能源間歇式發電特點,具備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點的“智能電網”。
“中國長期以來忽視對智能電網的建設投資,多年來智能電網投資部分僅為發電投資的30%左右,造成電網發展大量欠賬,發展滯后問題異常突出,也使得國家電網在并網上顯得捉襟見肘!币粐夷茉淳止賳T向21世紀網表示。
“另外,并網困難除了電網公司需要高額的前期投入外,還有其他環節的客觀問題。并網中大電網接入、送出和消納三個環節中的消納環節是造成‘并網難’實質性的難題。光伏基地主要集中在“三北”地區,遠離經濟發達的中東部負荷中心,跨區輸送能力不足。
對于分布式發電,11月1日國家電網開始實施《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下簡稱《意見》),即入網電壓小于10千伏,裝機小于6兆瓦光伏電站均可免費接入國家電網。辦理全部并網流程不超過45個工作日。電量不夠可向國家電網購買,電量富余可反向賣給國家電網,可享受1元每度補貼。
《意見》僅針對于小型光伏電站并網,但對于大型的光伏電站來說目前困難依舊存在。袁志彬認為其中最大阻礙是來自于政策障礙和相關壟斷部門,使得分布式并網也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