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配額分配辦法將有重大調整。
根據上周廣東省發改委發布的《廣東省2014年度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廣東省2014年將不再強制控排企業在一開始就按比例購買有償配額。這意味著,廣東碳交易試點當中最獨特的“門票制度”將不復存在。
此外,未來一年,廣東省有償配額拍賣底價將不再
廣東配額分配辦法將有重大調整。
根據上周廣東省發改委發布的《廣東省2014年度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廣東省2014年將不再強制控排企業在一開始就按比例購買有償配額。這意味著,廣東碳交易試點當中最獨特的“門票制度”將不復存在。
此外,未來一年,廣東省有償配額拍賣底價將不再固定為60元/噸,而是將全年四次競價底價分別擬定為25元/噸、30元/噸、35元/噸、40元/噸,從而充分體現配額在不同時期的稀缺性。
還有一個重要的變化是,在今年的拍賣中,廣東還將允許投資者進入一級市場拍賣之中。
總體而言,這樣的安排讓企業有“減負”之感,但這究竟會給廣東接下來一年的碳市場帶來什么樣的變化,確切地說,廣東一級市場能否走出去年配額反復流拍的尷尬,還有待時間檢驗。
去“門檻”化:企業不再被強制購買有償配額
上周,按照新的配額分配辦法,廣東省控排企業在配額注冊登記系統獲得了相應的免費配額。
廣東碳交易體系最大的特色,是從一開始就實行免費發放和有償競拍發放相結合的配額發放辦法。去年,廣東特別要求企業需要先拍賣3%的有償配額,才能夠獲得97%的有償配額。換句話說,通過拍賣獲得有償配額,控排企業才獲得了參與碳交易的“入場券”。
這被形象地稱為“門票制度”。這種安排在全國7個交易試點中非常獨特,但也很快暴露出一些問題。
最大的問題是,這要占用企業相當一部分生產經營資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參與碳市場的門檻。“我們去年一下子拿出來數百萬元壓在上面,后面發現其實沒有必要。”廣州一家電力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作者:卜凡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