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的50MW太陽能光熱發電特許權示范項目正式招標,開標時間定于2011年1月20日。自從該項目正式招標以來,只有少數國企略感興趣。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認為,內蒙古鄂爾多斯太陽能熱發電特許權示范項目是國內首個太陽能商業化光熱發電項目,它的招標對我國太陽能光熱產業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然而在本次光熱電站招標中,企業參與熱情不足,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光熱發電適用于大規模的發電站建設,而鄂爾多斯光熱電站規模明顯不大。建設光熱電站,不論規模大小,在建設初期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如果要盡快回收投入的資金,選擇建設規模較大的光熱電站才是明智之舉。
其次,企業不確定太陽能光熱電站能否盈利。雖然國家明確表示對經營光熱電站的企業給予補貼,但很多補貼細則沒有具體化,例如國家沒有制定具體的上網電價,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便沒有基本的盈利預期。
再者,企業對我國光熱市場的大小存在疑慮。今年擬定的《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到未來十年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目標,即到2020年要達到2000萬千瓦,并提出要大力提升太陽能光伏發電的裝機規模。因此,眾多企業認為雖然未來十年我國將呈現出光伏和光熱發電同步并舉的局面,但光熱發電的裝機規模依然比不上光伏發電。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明顯愿意將有限的財力投入到光伏市場中去。
從全球范圍來看,光熱發電的裝機規模遠小于光伏發電。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截止2009年底,全球光熱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為668MW,而同年底全球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23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