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海關最新數據統計,2015年8月份我國多晶硅進口量為8561噸,雖環比減少,但仍居高位。主要是由于當月從韓國進口量達到4769噸所致,占比高達55.7%,創歷史最高占比。導致8月份多晶硅進口量環比小幅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暫停加工貿易的58號文件”于8月底真正開始發揮作用,致使8月份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
根據海關最新數據統計,2015年8月份我國多晶硅進口量為8561噸,雖環比減少,但仍居高位。主要是由于當月從韓國進口量達到4769噸所致,占比高達55.7%,創歷史最高占比。導致8月份多晶硅進口量環比小幅減少的主要原因是“暫停加工貿易的58號文件”于8月底真正開始發揮作用,致使8月份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多晶硅大幅減少至1926噸,占當月總進口量的22.5%,環比和同比分別大幅減少52.3%和69.5%。自美國進口量創歷史新低至198噸,環比大幅下降65.2%,其中按加工貿易方式進口量為25噸,環比大幅減少92.4%,占當月自美國進口總量的12.5%,相比1-8月份累計加工貿易占比92.3%低79.8個百分點。可見,“58號文件”的順利執行在控制美國進口量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但此消彼長,自韓國總進口量持續維持高位,德國受價格承諾保護出口中國幾乎不受影響,故總進口量并無大幅下降,在進口量無明顯減少的同時,國內產量維持充足供應,8月份多晶硅產量1.39萬噸,加之月進口均價再創歷史新低,降至16.40美元/千克,進口的量價雙重壓制,導致國內多晶硅企業庫存高企,國內價格一路下滑幾近跌破成本線,生產運營舉步維艱。
有色協會硅業分會認為,雖然受益于暫停加工貿易文件順利落實,8月份加工貿易進口量環比減少,但總進口量卻仍維持高位,主要原因有:第一,8月份自韓國進口量為4769噸,占總進口量的55.7%,占比創歷史新高,比當月從美國和德國進口多晶硅總量尚高出114.9%,其絕對主導地位未能撼動,仍維持進口量首位,這是導致進口量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第二,通過從臺灣轉口規避“雙反”征稅的進口量占比重新凸顯,8月份從臺灣轉口的多晶硅量為786噸,占總進口量的9.2%,超越美國成為我國第三大進口地區,因此通過轉口臺灣規避征稅也是導致多晶硅進口量維持高位的又一重要因素;第三,來自馬來西亞、挪威、沙特阿拉伯、日本等市場的多晶硅產能逐漸釋放,8月份從這些地區進口多晶硅量達到787噸,占總進口量的9.2%,這同樣導致進口量難以大幅下降。
作者:劉晶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
責任編輯:wutongyufg
太陽能發電網|www.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