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光伏產業的崛起,中國光伏企業在歐美市場遭遇的風波從未停息。今年8月,歐盟連撤我國8家光伏企業價格承諾資格......
原標題:我國光伏業失之歐盟收之亞太 發揮全產業鏈協作優勢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作者:王軼辰
隨著我國光伏產業的崛起,中國光伏企業在歐美市場遭遇的風波從未停息。今年8月,歐盟連撤我國8家光伏企業價格承諾資格,使得目前“被退出”的中國光伏企業多達16家。與此同時,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品對歐出口額大幅下滑三成。面對外界的擔憂,專家表示,當前全球光伏市場的多元化格局已經逐漸形成,隨著中國光伏企業在印度、非洲等新興市場的份額不斷提升,中國光伏產業抗風險能力顯著加強。
歐盟光伏市場不斷萎縮
中歐光伏價格承諾執行中部分企業被取消資格,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對歐光伏出口,但并不是我國對歐光伏出口額下降的根本原因。資料顯示,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歐委會分7次、總計取消了我國16家光伏企業的價格承諾資格。16家被取消價格承諾資格的企業分兩類情況:一類是自愿申請退出,此類企業有4家;另一類是涉嫌違反價格承諾協議行為被取消資格,共有12家。
“對于部分企業被取消價格承諾資格問題,需要客觀看待。”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分析說,首先,我們要看到絕大部分企業仍繼續保留價格承諾資格,目前尚有105家企業仍在價格承諾范圍內。其次,部分申請退出的企業是企業的自愿行為,主要出于擺脫價格承諾協議條款約束的目的,尋求于其有利的市場機會和空間。第三,部分企業確實存在違反協議的行為,對此類企業中方支持按照協議的規定予以處理。第四,目前價格承諾的執行也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價格承諾項下的最低限價已嚴重偏離市場水平價格,出現了在談判和簽訂協議時無法完全預測商業模式等新情況,希望歐方做出適當調整。
針對中國對歐盟光伏出口下滑的問題。沈丹陽進一步指出,歐盟貿易限制措施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光伏的出口,但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歐盟成員國逐步取消光伏應用激勵政策,致使市場嚴重萎縮,我國出口量下滑、出口價格下跌。
作者:王軼辰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