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目錄》,高強度曲面反射鏡、槽式聚光器生產線,以及太陽能熱發電系統技術服務等多項光熱發電產品、裝備和技術服務位列其中。
作者:楊鯤鵬
來源:中電新聞網
原標題:光熱產品和裝備國產化進程或提速
近日,為貫徹落實《“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引導全社會資源投向,國家發展改革委以2017年第1號公告的形式正式對外公布《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以下簡稱《目錄》)。根據《目錄》,高強度曲面反射鏡、槽式聚光器生產線,以及太陽能熱發電系統技術服務等多項光熱發電產品、裝備和技術服務位列其中。
國網能源研究院的相關專家告訴記者,該《目錄》的發布,是國家釋放的一個積極信號,從《目錄》中可以看出,更多的資本將被吸引進入光熱發電等產品和裝備制造領域,光熱發電市場有望迎來快速發展。
光熱發電國產化替代問題一直是政策制定的重要考量
如今,我國光熱發電產品和裝備的國產化進程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據了解,其中,作為太陽能光熱發電的領軍型企業,近六年來,中海陽就一直致力于光熱發電核心產品和裝備國產化,其子公司成都禪德生產的光熱反射鏡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不僅具備了國產化替代的堅實基礎,而且還遠銷國外,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另外,目前中控太陽能、首航節能、常州龍騰等國內領先的光熱企業,在光熱發電產品和裝備的國產化替代方面可謂信心十足,在示范項目建設上也已胸有成竹。以中控太陽能為例。2016年8月20日,中控太陽能德令哈1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電站一次性打通全流程并成功并網發電,實現了熔鹽塔式光熱發電全流程技術的完全國產化,由此徹底打破了國外技術壁壘,實現了中國光熱發電技術的一次重大突破,成為光熱發電高國產化率的典范。此舉同時也證明了未來包括示范項目建設在內的光熱發電產品和裝備國產化值得期待。
記者了解到,在中控德令哈項目中,除了熔鹽泵、熔鹽液位計與熔鹽流量計采用了進口產品外,其他裝備均實現了國產化,裝備國產化率達到95%以上。從相關國產設備的運行情況來看,可以說,既穩定又可靠。
“光熱發電的國產化替代問題,一直是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在政策制定時的重要考量。可以說,去年我國光熱發電標桿上網電價的出臺和示范項目的落地,與我國光熱發電產品和裝備國產化進程加快密不可分。”上述專家對記者說,如果說去年出臺光熱電價和光熱示范項目落地是為了促進光熱發電產業發展,那么此次推出的《目錄》則進一步明確了做好光熱產業所需要重點發展的產品、裝備與技術服務。同時也表明國家將加大對中國制造等實體經濟的扶持力度,我國光熱發電產品和裝備國產化替代進程勢必將會加快。
作者:楊鯤鵬 來源:中電新聞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