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政黨之爭有可能引發這個全球最大光伏市場的激烈動蕩。
據路透社消息,德國環保部于本月18日明確表示,將反對德國經濟部提出的將每年新增光伏發電裝置容量下調至1000MW(即1G瓦)的提案。
早些時候,德國經濟部長菲利普 ·羅斯勒(Philipp Roesler)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將支持進一步削減新裝光伏容量,以降低政府補貼,有關計劃將從明年7月起執行。11月17日,德國經濟部提議,將2012年的新增光伏裝機容量限制在1GW。該部門的官員認為,太陽能發電量僅占德國發電量的3%,卻讓居民每度電多支出了近3.5歐分。
德國環保部對經濟部的提議激烈反彈。上周五,德國聯邦環境部部長羅特根(Norbert Roettgen)的發言人在政府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目前已經出臺的2012年削減容量方案已經足夠,沒有必要繼續限制安裝量。并指出,如果幅度太大,可能會活生生地“扼殺”(chock off)整個德國的太陽能發電產業。此前,德國已經通過決議,將2012年新增光伏發電裝置容量削減15%。德國政府去年還改革了上網電價補貼政策,將每度電的補貼削減至28.74歐分。
值得關注的是,德國環保部官員在回應有關問題時,用到的是“chock off”一詞,該詞通常用于形容事件將朝極為負面的方向發展。
中國投資者更為關注的是:將每年新增光伏發電裝置容量下調至1GW,會對德國乃至中國的光伏產業造成什么影響?
元大證券(香港)的資深分析師、替代能源組組長李敏向記者表示,如果采納這個提案,后果將非常可怕。“連中國乃至全球的光伏產業都可能會遭受沉重的打擊。”他說。
根據歐洲光伏行業協會(EPIA,European Photovoltaic Industry Association )的數據,去年德國新裝機容量達到7.4G瓦,是全球16.6G瓦的近一半。如果德國經濟部的提議獲得通過,意味著德國的太陽能新裝機容量將勁減86%。
從歐洲過去歷史來看,不是沒有前車之鑒。2008年西班牙采取了類似的措施,結果導致這個當時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迅速萎縮,迄今已經退居全球第八位。
中國近期本已經寒流涌動的光伏產業更是再遭當頭一棒。李敏指出,中國太陽能廠商的產能約為8.5G瓦,考慮到中國今年新增裝機容量較少,全年約為1.1~1.5GW,這意味著中國大量的產能需要靠歐美市場拉動。德國太陽能市場上最大的供應商正是中國,如果德國明年的新增容量下調至1G瓦,不排除會有一些中國企業面臨嚴峻的經營風險。
政治考慮或占上風
“經濟部肯定是為了省錢。過去兩個部委就經常打架,但最終還是環保部占優次數多。”李敏說。目前太陽能電力供應成本仍然較高,要靠政府補貼,成本較高的經濟補貼,對于德國可能形成負擔。
另外,德國經濟部的這一提議不排除有其政治目的。羅斯勒系德國自民黨黨魁,該黨同時也是總理默克爾聯合政府中的重要合作黨派。但羅斯勒今年5月就任經濟部長后不久,該黨在州選舉中遭遇慘敗,導致羅斯勒更堅定地執行民粹主義政策,并多次挑戰其政治盟友默克爾的歐元政策。
為了強調自己的黨派路線,羅斯勒甚至在不久前公開表示,應該讓希臘“有序破產”以穩定歐元——這與默克爾對希臘的承諾背道而馳,但事后民調顯示,這種表態為自民黨贏得了一定的支持率。
此次,羅斯勒通過經濟部提出削減太陽能產業計劃,也再次與默克爾主導的環保部門背道而馳,不排除也是為了打政治牌,通過減少政府開支吸引更多選民。
但正如李敏所述,經濟部雖然與環保部分歧多多,但是羅斯勒的自民黨在失勢今年州選舉后,反過來更需要依靠默克爾的支持來留在內閣。由于其議席大幅度減少,一旦內閣需要重選,自民黨很可能無法再次入閣。
李敏表示,德國經濟部提出的方案獲得通過的可能性并不大,因為德國太陽能產業也是一個相當大的產業鏈,同樣存在就業壓力。如果羅斯勒繼續堅持,那么此種太陽能產業政策可能反而會令他失去部分選民。
中國光伏產業寒冬未盡
李敏認為,目前自民黨的上述提議只是草案,真正要實施,也要半年以后。盡管如此,至少到明年第二季度以前,太陽能產業將不會獲得轉機。
今年以來全球光伏產業的種種窘境凸顯,多晶硅價格暴跌以及各國在預算壓力下削減補貼的消息不絕于耳。明年第一季度,由于德國及其他國家均表示要削減約15%的新裝容量,因此預期銷售并不會出現大幅增長。
“此外第一季度是冬季,從季節上來看,也不是很好的一個利用太陽能電力的時機。”李敏說,“到第二季度,氣溫回暖,我們預期屆時歐債危機也能有一個較穩定的情況,這時融資有可能會再回升,對整個行業會有支持。”
他表示,盡管整個產業面臨“寒冬”,但是很多國家目前太陽能產業內的內部回報率(在考慮有補貼情況下)還是很不錯的,因此他預期到明年第二季度,公司的經營會有所好轉。
從其他國家來看,盡管各國都有削減補貼的聲音,但是從環保及新能源發展角度出發,中國、美國等均表示,要繼續發展光伏產業。無論從私人部門還是政府部門來看,光伏產業仍然陸續獲得資金支持。例如近日,北美最大的太陽能服務供應商SunEdison獲得了1.10億美元的融資,用以開發印度太陽能項目。在美國官方層面,繼援助已破產的Solyndra遭受指責后,聯邦能源部部長朱棣文仍堅持美國應支持清潔能源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