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于3月10日上午10時45分在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舉行第六場記者會,張國寶、邵秉仁、王炳華、陸啟洲、李河君、牛文元等六位政協委員談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
中央電視臺中國網絡電視臺記者:請問張國寶委員,這幾年我國新能源大發展,但是存在很多矛盾,雖然我們產品上的很多,但是產品很多在國內用不著。比如我國是全球太陽能電池產量最大的國家,可是因為市場小,大部分都依賴出口,所以出現近年比較集中的“雙反”的現象,風能也是這樣,雖然規模不小,但是并沒有真正發揮它的效用。每年國家都在提大力發展新能源,究竟我們的市場怎樣來接受這些新能源?謝謝。
張國寶:這幾年中國的新能源發展非常迅速,也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包括美國奧巴馬總統在國情咨文中都以中國為例子,告誡美國不要在新能源方面落后于中國。所以,我認為中國新能源這幾年的迅速發展成績是顯著的。但是正如您剛才所講的,我們在太陽能的產量已經是世界第一了。中國出口的太陽能,占世界貿易額的50%以上,而中國國內生產的太陽能,有90%出口到國外,只有10%是留在國內用。所以,業內有人士提出,希望中國能夠啟動國內的太陽能市場。為什么中國的太陽能能夠迅速發展,并且大部分產品是出口到國外呢?主要是因為歐盟和其它一些西方國家,對發展太陽能有政府補助的政策。
比如德國,搞屋頂計劃,鼓勵老百姓在屋頂上裝太陽能,并且政府給予補助,也能夠比較好的上網。所以,在一段時間中,德國和其它歐洲國家太陽能的需求非常旺盛,所以他們來中國采購太陽能電池。國內太陽能市場目前確實啟動不夠,到現在我們總的太陽能裝機才有220萬千瓦,和我們4.5億千瓦的總裝機相比,幾乎是微乎其微,除下來可能連1%都不到。原因有多種,一是目前太陽能的電價還是遠遠高于其它能源。去年年底以前,按照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的規定,建的太陽能建電廠上網電價是1.15元,這1.15元和水電、火電、核電甚至與風電相比,價格都是高的。目前我們風電價格一度電價格應該是0.57元左右,當然也有些高一些,有了低一些,平均下來是0.57元。但太陽能搞到去年的1.15元,今年1元,仍然是比較高的,也就是說需要國家更多的補助,這是一個現實情況。
在政策配套方面做的也不夠,也是其中一個原因。風能啟動比較早,所以風電的規模要比太陽能在國內高一些,這些問題要在下一步政策設計上進一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