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dbi8b"><legend id="dbi8b"><th id="dbi8b"></th></legend></li>

  • <span id="dbi8b"><optgroup id="dbi8b"></optgroup></span>

    <span id="dbi8b"></span>

    光伏:青海的回答

    2012-08-08 16:07:25 太陽能發電網
      2011年底之前,世界大規模單體光伏電站排名第一的是加拿大的Sarnia,裝機容量為92MW。2011年底之后,以“黃河水電”格爾木200MW光伏電站為代表的青海42個項目的同時建成、并網發電則是橫空出世,前無古人。   2011年,青海光伏1GW的安裝量,吸引了中國也吸引了全球業內人士的關注。因為這是一個自

     

      2011年底之前,世界大規模單體光伏電站排名第一的是加拿大的Sarnia,裝機容量為92MW。2011年底之后,以“黃河水電”格爾木200MW光伏電站為代表的青海42個項目的同時建成、并網發電則是橫空出世,前無古人。

      2011年,青海光伏1GW的安裝量,吸引了中國也吸引了全球業內人士的關注。因為這是一個自從人類開發、利用能源以來承載太多期望和成本的探討,各界的關注是自然的,各界的關注也是多彩的:“青海1GW光伏電站還有20%并未實現并網”、“一些項目紛紛出現發電利用小時數持續降低的現象”、“棄光、脫網現象嚴重”……

      既然是探討,就允許試錯,就允許有不同意見,甚至允許再試錯。面對太多的問題和關注,截至2012年6月底,在1GW光伏電站建設、驗收、并網發電和日常管理等多方面,青海究竟給予了什么樣的回答?會給今年掀起高潮的其他省份,乃至全球大規模、集中式光伏電站的建設提供什么樣的經驗?會給人類在尋求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和諧共生難題方面一個什么樣的解讀?

      2012年6月26日至7月9日,筆者不停地行走在西寧和占去年1GW安裝量91%的海西州的烏蘭、德令哈、錫鐵山、格爾木,先后接觸了十多家光伏電站項目、各地區政府、省發改委、科技廳和電網公司,更進入省電網總調度室和項目公司中控室了解并網、發電情況,進入職工宿舍了解生活情況,參加兩次專門的座談會進行自由的交流,和工人談,和管理者談,和專家談,努力寫下真實的青海光伏。

      里程碑的意義,青海光伏的初戰告捷

      從2011年9月到12月31日,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之下,省發改委協調國土、環保、安全和消防等部門,由3位專家主持,經過4次,歷經百天完成了對全部1GW,42個光伏電站的驗收工作。采訪中,各項目負責人告訴筆者:每一項目的驗收由專家組和現場組同時進行,一般需要1.5-2天,此外電網公司還進行了專項驗收。基于以上驗收結果,青海鄭重宣告:實現了42個項目,總計1.003GW光伏電站的建設、安裝、并網發電。這個數字是在2011年全球光伏電站安裝量實現36%、中國實現6倍增長的背景下,青海實現了25倍的增長,而海西州更實現了幾乎從零到0.91GW的增長。42個項目的并網發電,是全球光伏發電首度實現千兆瓦級發電側強電壓并網,它具有光伏發展史上里程碑的意義。

      從發電結果看,42個光伏電站運行半年來,在今年海西州連續陰天多雨、項目公司與電網不斷調試、相互適應的前提下,截至6月30日仍實現了6.15億kwh的發電量,占青海省全部發電的2.4%,高于全國不到1%的平均水平,進入世界領先水平。

      從投資角度看,首先對拉動當地經濟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2011年柴達木循環經濟區完成新能源投資59.04億元,占全區工業投資的27.9%。其次光伏項目投資人普遍反映良好:在并網發電方面,接近實現設計目標。如“中國風電”德令哈30MW項目,今年計劃發電5000萬kwh,到6月30日實際發電2438kwh。再如“大唐”格爾木20MW項目,原計劃發電5-6萬kwh/天,實際實現6-7萬kwh/天;在投資回報方面,有的項目公司估算,投資回報預期可從預計的10-12年調整為8-10年;在經驗積累方面,各項目均反映,在項目申報、施工建設、技術標準、運營管理和日常維護等方面都為總公司今后的發展積累了經驗培養了人才;在與電網的合作方面,各項目既有滿意又有遺憾,滿意的是二者的配合是積極的,電網公司每季度要召開協調會,總結運行情況,通報未來檢修斷網時間。有過數年在其他省份風電項目管理經歷的“中國風電”副總經理米昕說:“這在其他省份是見不到的”。不滿意的是抱怨電網設備檢修時間有時過長,給發電企業造成較大損失。總之,項目公司一致反映,總公司對項目公司的發電結果和經營情況表示滿意,強烈希望加大對海西州光伏電站的投資。

      從環境保護角度看,海西州913MW、40個光伏電站的建成并發電,預計實現年發電量10.8億千瓦時,大約可節省標煤37.8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101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硫4233噸。2011年當年實現萬元GDP能耗1.37噸煤,下降1.26%;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1.21噸標煤,下降1.63%;二氧化硫減排量1260噸。

      對歷史負責,青海光伏不能不說的故事

      光伏作為一項產業太新了,新到全球規模化生產的歷史只有十幾年,新到2011年才是中國大規模、集中式光伏電站建設的元年。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光伏大規模終端市場建設史的第一頁是從青海開始書寫的。在青海光伏,立項、審批、建設、并網發電、日常維護,每一階段的進步都是由許多“第一次”組成;外部協調、內部組織、克服技術難關、戰勝自然災害、施工隊伍管理、員工日常生活,每一環節的內容都由點點教訓與經驗凝結。一切成績的背后,是青海省委、省政府領導堅持發展綠色經濟,勇于承擔所作出努力的結果;一切問題的背后,可能更是青海省委、省政府不想解釋,或者來不及解釋的苦衷。對于社會普遍關心、質疑的問題,筆者試著做出回答:

      1GW并網發電是真實的。社會質疑最多的是并網發電問題,為了獲取最真實的情況,筆者來到省電網公司總調度室,看到其中兩個大型屏幕專門顯示光伏電站工作情況,“電網接線圖”顯示省內所有光伏電站并網情況,“光伏電站有功總加曲線”則顯示發電情況。數據顯示今年最高的發電出力日是5月8日,總量為72.2萬kw,接近全部1GW發電出力的理論最高值80萬kw,充分說明1GW的42個光伏電站不僅并網發電,而且工作效果較佳。為了補充以上情況的真實,筆者還從所到項目公司的中控室排列的監控柜了解到:“公用測控柜”是對站內設備的電壓、電流的檢測,說明電站是發電的;“穩定控制主、輔機柜”主要用于電網對電站全部出力或部分出力的切除,說明電站是并網的;“光功率預測服務器柜”則是通過采集光照對每一塊電池板的光電轉換情況,對未來做功情況作出預測,說明站內每一塊電池板是連接的。對于輿論所說“青海的光伏電池板只是在曬太陽”的說法,多個項目公司的負責人不屑的一笑說:“設備反映的數據是騙不了人的”。對此,青海省發改委相關部門告訴筆者:“4月份以前因調試等多種技術原因,并網發電確實存在不穩定因素。4月6日,省政府領導親自召開專題會議解決問題,5月份以后并網發電基本正常”。

      “尋租”好像不容易。半年來,網上不時曝出一個“路條”(光伏電站項目建設許可)轉讓費價值數百萬的消息。采訪中,也最能感受到各公司對更多“路條”的企盼。對此,省發改委的解釋是:2010年青海是上門求人給“路條”,2011年是只要來人就給“路條”,2012年是被人追著要“路條”。今年省政府要求重點考慮以下三類企業:2011年干得好并有持續投資的企業;在青海有光伏上游產業的企業;和青海省簽署過戰略合作協議的企業。同時還規定:對于去年給了“路條”又轉讓的企業不再給“路條”。

      今年的大規模施工有序展開。在重多輿論中,“混亂的大躍進”是對2011年青海光伏電站建設過程的“終極審判”。2012年6月底,省發改委正式下發了今年總計1GW,近40個項目的施工許可。今年會否再現往日的“大躍進”,被問到的所有項目負責人自信地告訴筆者:去年是因為沒有施工經驗和趕工期難免有“大躍進”現象。今年經驗有了,標準更加細化了,政府也給予了充分的施工時間,絕不會出現去年的混亂局面。當筆者問到去年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報道的農民工因報酬不同而跳槽的現象時,被告之施工一般分為兩個階段:土建和安裝。顧名思義土建部分主要是平整土地,技術含量不高,施工隊伍的選擇上一般為農民工。安裝階段則必須使用通過招標方式選擇的專業隊伍。今年,對土建階段的農民工隊伍,要求必須是去年有過施工經驗的,對設備安裝階段的專業隊伍實施更加嚴格的招投標,以保證施工質量。

      施工的質量基本經得起考驗。對于去年青海光伏電站施工質量存有問題的報道影響范圍最大的,當屬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的質疑:對于青海含堿性大的土質,電池板支架的水泥標號是否合適?用量是否足夠?眾多項目負責人明確回答:施工過程是完全按照建設部原有的施工標準實施的,開始沒經驗,發現問題后也都予以糾正。有意思的是,在對“國電”德令哈20MW項目殷主任采訪時,他還在從筆者處偷偷打聽別家的水泥樁怎么可能比“國電”的還結實。海西州能源局長陳元說:在施工階段是嚴格按照省能源局兩個有關規定執行的。另據省發改委介紹:從青海全面驗收結果看,項目建設合格率達到90%。對于類似負面報道,大唐新能源公司副總經理劉志宇隨意的一個回答,卻讓筆者豁然開朗:每一個項目都是開發商自己的,怎么可能允許施工中出現大面積不合格現象。

      在德令哈和格爾木的座談會上,各項目公司經理饒有興趣的聽筆者介紹外界對青海光伏的各種評論,他們都笑了:新的產業需要不斷摸索,哪有不出一點錯的。作為新事物探索的參與者,他們希望各界知道創業的艱辛,更希望各界以寬容、負責任的心態善待青海光伏。

      為了明天,青海光伏的提問

      2011年,我國用電總量為4萬多億kwh,光伏發電要成為補充能源還有太多的路要走。青海省委書記強衛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正式提出要把青海打造成國家級光伏產業基地,光伏對于青海已經事實成為一項必須負責任的長期事業。對于這一目標,太多的問題困擾著筆者,其中兩個更是在心中揮之不去:電網的發展能否支持這一事業?青海何時能將自然優勢提升為產業優勢?長達半個月的行走,問題沒有最終答案,問題變得更多,而這些都是青海光伏發展中回避不了的問題。

      國家應當出臺結合各地情況更加清晰的光伏發展規劃。今年初,國家將光伏電站建設“十二五“目標從10GW提高至15GW,最近又將此目標提高至21GW。到今年底,估計我國將實現累計8-9GW的建設規模,未來三年,只有13-14GW的剩余空間,恐怕滿足不了各地的建設熱情。在采訪中,筆者感受到更多的問題是:電網的發展是否匹配?財政補貼的資金是否能否到位?各省優勢資源是否進行了合理整合?如果國家都是走一步被推一步,各省勢必要么不敢邁步,要么盲目大步。更讓人憂心的是年初以來,西部各省紛紛推出超過1GW光伏電站的建設方案,能否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會否出現2009年東部各省市瘋狂擴大生產規模和打造光伏產業園,最終導致全球范圍供大于求的類似結果?形勢喜人,形勢更讓人放心不下。

      打造合理的產業結構,還需中央再助一臂之力。青海各級政府清醒地知道,僅僅依靠自然資源成就不了青海的光榮與夢想。對于光伏產業而言,利用良好的自然條件——打造光伏終端市場——光伏產業鏈進入——光伏終端市場放大——能載產業進入——就地消納,變自然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才是青海光伏產業發展的最佳路線。知易行難,受經濟基礎薄弱和自然環境艱苦兩大主要因素限制,青海在這條路上走的很辛苦。海西州循環經濟區管理委員會常務副書記王西泰見到從未謀面的筆者,第一句話就是“糾結”。原來“已經把最好的年華奉獻給海西”的王西泰,為了打造區域性資源加工轉換中心,幾年來不停奔波,最近幾家本已看好海西州鹽化、光伏產業資源的企業,或因招商條件不具吸引力,或因高海拔自然條件嚴峻,本該“落地”的項目終未“落地”。對于已經“落地”的企業,海西州也是苦于缺少財力反哺企業,用王西泰的話說就是:只能以真心服務相待,我是以贍養父母的態度對待他們。筆者注意到,作為一個竭力打造光伏終端市場大省的青海,甚至拿不出一分錢來建立具有吸引力的補貼電價政策。對于那些希望早日獲得光伏電價補貼回款企業的強烈訴求,省發改委唯一能做的只有及時將發電電價補貼數上報國家相關部門。王西泰想解決的問題,已經不是他,甚至青海省能夠回答的。

      技術路線還在不斷探討之中。目前青海已經形成了以晶硅電池為主,薄膜電池、聚光光伏、光熱發電、多種太陽跟蹤形式、水光互補、風光互補、分布式以及豐富多彩的輔助設備同場比拼的局面。在“北京控股”格爾木10MW項目,副總經理李紅亮向筆者介紹:我這兒什么技術都有,晶硅、薄膜、PVC(聚光光伏),實驗證明前二者的轉換率不行,PVC的轉換率在理論上是晶硅的1.5倍,但前二者再提升的空間有限,而后者還有極大空間。在“龍源”格爾木50MW項目,公司副總經理王建國告訴筆者去年安裝的薄膜產品,今年肯定不會再用了。對于逆變器產品,許多項目去年有選4家產品的,也有選6家產品的,經過比較今年紛紛選定1-2家。當問到如何保證項目25年使用期問題,各項目負責人則異口同聲地說:重大輔助設備都是在其他能源電站經過時間考驗的,唯有主要設備的電池片無從證明。電池片的轉換率衰減情況,也要到明年初才有分曉。一個海西州,上百億的光伏投資和它所積累的技術、管理經驗是國家的巨大財富,如何鼓勵青海的繼續探討,應當引起有關部門和西部各省的高度關注。

      融資環節是未來發展的“短板”。粗略估算目前青海的1個GW光伏電站項目沉淀資金不少于150億元人民幣,今年再建1GW的資金需求也應不少于120億元。上百億的資金固化在那里,而且回收速度極慢,即使是國有企業也不能不考慮長期發展的資金調度問題。民營資本就完全是另外一種極度困難狀態了,一家民營項目的負責人告訴筆者,為了不斷擴大建設規模,有時不得不采取忍痛出讓部分項目股權的辦法來獲取發展資金。青海著名企業 “亞洲硅業”生產的多晶硅原料,在技術、成本等方面都極具國際競爭力,可是受困于融資難問題,其二期工程遲遲未能動工,眼睜睜看著國外產品大舉侵占國內市場。在從緊的貨幣政策環境下,特別是在從嚴的光伏產業融資政策時期,如何科學、合理的保證巨大的資金需求,是落實國家新能源產業發展戰略中需要認真考慮的一個環節。

      需要各級政府解決并協調的問題。在與項目公司的廣泛接觸過程中,聽到意見最多的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懇請加快電網建設,一方面強化現有光伏電站并網能力,一方面為了加大電站投資力度;懇請有關部門加快補貼電價發放時間,便于企業長期發展;上下游光伏產業的利潤平衡問題雖然是由市場規律決定的,為了光伏產業長期穩定的發展,希望有關部門通過多項政策予以調整;懇請地方政府加快光伏產業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1)柴達木盆地屬沖積平原,如果遇到特大洪水,單靠一個項目公司是無法保證光伏電站的人員、財產安全問題。2)盡快解決電站人員生活用水問題,據介紹某家公司曾經招收了三個大學生,卻因飲用水含堿量過高,不久先后患有結石而離開,許多公司目前要靠從十幾公里外買水飲用;協調解決歷史遺留和新出現的控制成本、責權問題:1)去年“930”為搶工期,6家項目公司集資3000萬元修建的匯集站,至今在日常管理和財務處理上責權不清。2)今年從嚴逆變器的測試要求,為此每個項目都要付出90萬元,各企業認為:該產品都是按照國家標準生產,并且在項目審核時已經認可,可否減少這部分程序。3)對于要求每個項目都要建設投資金額在千萬以上的110KV升壓站,提出對于那些規模不大的項目能否建立共用、統一的升壓設備。

      持續發展,青海光伏的意義

      青海光伏的嘗試是艱苦的,它的成績又是巨大的,它的持續發展將更具深遠的意義。

      提供市場,有限緩解國內光伏產品過剩壓力。最具國際競爭力的民族工業——中國光伏產品制造業正面臨嚴峻的考驗,一方面,歐洲的補貼下降和歐美的“雙反”,都在擠壓過去產品99%以上出口、占全球市場50%以上的中國光伏產品生產企業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中國近50GW的產能,相對全球當前每年30GW的需求,中國光伏產品生產企業的生存壓力超乎想象。無論是從保護民族工業的生存、發展角度,還是從人類新能源發展探討的角度,根據條件適量放開國內市場意義重大。青海作為光伏終端市場的基礎條件最為優越,塔里木盆地的日照時間為3100-3600小時/年,年總輻射量可達7000-8000兆焦耳/平方米, 2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中80%為荒漠,其中未利用部分多達20多萬平方公里。僅格爾木規劃的120平方公里的光伏工業園區,目前也僅使用了13平方公里。“中廣核”錫鐵山100MW項目負責人說:“中廣核”在西部其他省份均建有光伏電站,從自然條件帶來的經濟效果看,這個項目明顯好于其他地方。可以肯定的說,青海作為國家光伏產品的主要安裝市場、試驗市場是具備條件的,是可以部分解決光伏產品的國內市場問題的。

      已經積累、正在積累的經驗意義重大。今年以來,中國西部各省紛紛推出大規模光伏產業發展規劃,其代表形式也是集中式、大規模電站建設,其結果必然是國家政策和巨大的社會財富向這里傾斜,在這里聚集。青海走過的路,做過的事,積累的經驗值得思考和借鑒:

      推動青海太陽能發電產業全面發展的規劃正在加緊完善。產業的長期、穩健發展離不開規劃的指導,青海的規劃建設工作是慎重的,為了實現資源市場與產業的同步發展,在原來以光伏終端市場建設為主要內容的青海光伏發展“十二五”規劃的基礎上,省委、省政府要求的包括上游產業鏈和下游終端市場同步發展的光伏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已經完成,不久即將出臺。

      已經建立初步完善的產業標準體系。打造完整的工業體系離不開產業標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在過去的大規模、集中式光伏終端市場建設過程中,青海在這一無標準可參照的領域,努力借鑒別的行業成熟的標準,不斷摸索積累,逐步形成了光伏電站建設、管理的基礎標準體系。目前,青海已經責成省太陽能協會,繼續收集、整理、完善這一標準體系,并將在年內出臺。

      形成了與電網發展的良性互動。為了避免西北地區嚴重的風電“脫網”、“棄風”形成巨大浪費的結果重現青海,更是為了青海新能源事業的長期發展,在青海省委、省政府領導努力之下,構建了與國家電網相互配合、促進的和諧局面,不但為實現4GW安裝量的“十二五”規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形成了光伏電站投資企業滿意的與電網日常溝通機制。

      多種技術的試驗結果必將有力引導市場發展。今年初,青海省領導提出光伏工作重心之一是歡迎各種技術進入,形成實驗基地。為此,二月份,強衛書記頂著寒風到高海拔的玉樹考察水光互補項目;省科技廳動員國內外力量努力打造實驗基地,為長期發展積累基礎數據和經驗;海西州能源局成立了專門的新能源技術研究所,與多家大學建立聯系,互相交流;柴達木市投資2億多元建設太陽能檢測與實證研究中心,為光伏發電站質量檢測提供技術支撐。用王西泰的話就是:我們不搞基礎理論,就是要把已經證明可行的各家各類技術整理發掘出來,并加以推廣。對于水光互補、風光互補,省發改委表示:現在的關鍵是要結合青海實際情況,搞幾個實驗基地,與電網配合,不斷積累各種參數,科學、穩步地發展新能源發電互補形式。

      探索全方位、多形式的融資環境。產業的規模化發展離不開巨量資金的支持,為了探討產業長期發展之路,部分解決企業融資中的資產抵押問題,駱惠寧省長提出要研究光伏項目的土地使用方式問題。各家企業也大膽構想,不斷嘗試,“亞洲硅業”正在努力嘗試建立專門投向光伏終端市場的產業基金,目前政府引導資金部分已經落實,正在籌劃吸引社會資金的進入。根據金融監管部門可能有限放開資產證券化的構想,大膽提出盤活光伏終端市場資產,努力推進資產證券化的嘗試。

      大規模、集中式光伏電站的安裝建設,在中國,在世界,青海是先行者,青海已經實現了許多世界第一,他還在繼續實現著第一,我們期盼他實現更多的正向第一,減少負向第一。同時我們也期盼社會更加寬容,期盼各界多從事物發展的主要方面著眼,多給青海一些時間,一些理解,一些支持,相信青海也一定會給人類一個滿意的回答。

      (作者單位: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



    作者: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凌月

    太陽能發電網|www.www-944427.com 版權所有
    国产乱人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全彩熟睡侵犯h| 色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zooslook欧美另类最新|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免费 | 亚洲色图第一页| 欧美极品JIZZHD欧美|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特级毛片免费播放| 免费少妇荡乳情欲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区在线观看视频| 美女被羞羞吸乳动漫视频|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 波多野结衣种子网盘|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欧美三级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电影网|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日本被强制侵犯亚洲系列播放|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在|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 一个人看的www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麻豆一级在线观看| av网站免费线看|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青草热在线精品视频99app|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西西人体午夜视频| 国产区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漫画 | 成年免费a级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