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貸款率0.33%,比去年底的0.4%又有所下降!边@是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最新對外公布的2012年上年年業績數據。
事實上,國開行先后投入萬億信貸支持的光伏、鋼鐵、風電等行業已頻頻曝出還貸危機,而截止2011年底,國開行負債總額已達5.8萬億元,資產負債比高企92.88%。2007年以來,國開行商業化改革一拖再拖,國開行的業績能否足以支撐天文數字的債務?這成為國開行向商業化銀行轉型路上最迫切的問題。
光伏賬本
“中國10大光伏公司債務累積達到175億美元,表明整個行業已接近破產邊緣。”美國投資銀行的一份報告直指光伏行業的負債危機。
“早在2005年企業蜂擁進入光伏行業,產能過剩已是很明顯。”一位光伏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
然而2010年9月,賽維宣布獲得國開行總額達600億人民幣授信,使賽維成為國內獲得授信額度最大的光伏企業,而目前,江西賽維(NYSE:LDK)債務與資產比率為7.4,截止今年4月連續第三個季度虧損,這意味著,按西方的標準江西賽維已是資不抵債。
根據江西賽維資產負債表,2013年到期的債務為3.8億美元,而其自由現金流只有1.37億美元,這還包括2011年國開行全資子公司國開金融聯合建銀國際、中銀國際給予賽維太陽能2.4億美元注資,賽維的財務狀況顯然已經十分惡化。
賽維的信貸支持尚只是國開行“撒錢”大手筆的冰山一角。記者對國開行在光伏行業的信貸支持進行梳理,經此初步統計,2009年至今,國開行在光伏產業信貸規模約合達到2600億元,還不算上未公布數目的協議以及其他中小光伏企業。
2009年,國開行率金融機構之先出臺《太陽能發電開發評審意見》,國開行給予江蘇光伏產業累計100億信貸支持。
2010年這一數字繼續放大至千億數量級,2010年1月11日,天合光能與國家開發銀行簽訂了1億歐元長期貸款合同。同年4月,又獲得國開行2010年至2015年期間供300億元人民幣或等額外幣貸款。與此同時,尚德電力(NYSE:SIP)也囊獲國開行未來五年最多500億元的人民幣貸款支持。
無錫尚德(SIP)目前債務與資產比率為2,公司的經營同樣難言樂觀。由于卷入總額高達6.8億美元的金融擔保騙局,無錫尚德已經推遲其第二季度財報的發布。
到2010年7月,英利集團獲得國開行360億元授信;此后的9月10日,晶澳太陽能宣布獲得國開行最多可達300億元信貸融資。
時間進入到2011年,光伏行業進入下行通道表現明顯。國開行對于光伏行業依舊“雪中送炭”。
根據無錫尚德(SIP)2011年財務報告,國開行在這一年對其注入的貸款額就達到3.25 億歐元。
2011年,中電光伏(NASDAQ :CSUN)、超日太陽(002506.SZ)和漢能控股分別獲得1.6億美元、10億歐元和300億元人民幣信貸支持。
然而精功科技、超日太陽和海潤光伏剛剛披露的2012年上半年度業績公告,三家光伏企業也全部轉盈為虧,預虧分別達到700萬元-1200萬元、1.2億元至1.5億元和1.35億元。
直至今年,國開行仍在光伏行業上執意前行。2012年4月18日,英利集團再度獲得國開行1.5億人民幣和3億美元直接融資。
2012年8月13日,國開行與阿特斯太陽能簽署5年期9300萬加元(約合9380萬美元)貸款協議。同一天,為興業太陽能子公司湖南興業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發放為期10年4100萬人民幣貸款。
此前的7月20日,借殼ST申龍上市的海潤光伏(600401.SH), 向國開行“伸手”, 擬為海外一全資子公司向國家開發銀行申請不超過4800萬歐元的貸款。在其8月13日晚公布2012年半年報稱,報告期內凈虧損1.35億元,其賬務費用從去年中期的6501.8萬元升至今年中期的1.75億元,上漲了168.65%。
記者從一位國資產權交易平臺內部人員得知,他目前手中的項目正是在一家紐交所上市光伏企業,“企業強撐難以為繼,而當地政府又不讓其破產”企業正不斷尋找買主,期待國有資金接盤。
光伏產業只是國開行近年來天量放貸的一個縮影,作為近年來國家扶植的重點行業,以及國開行的信貸大戶,部分風電、鋼鐵、水泥和煤炭能行業進入財務“寒冬”,預示著國開行超過萬億數量級的貸款和貸款授信可能陷入類似賽維破產風波的尷尬。
根據國開行2011年財務報告,報告期內國開行發放貸款和墊款余額4.97萬億元;2010年為4.03萬億元;2009年時僅為0.94萬億元,其中“其他項”占比最高達27.11%。
以熔盛重工(1101.HK)為例,早在2009年12月,國開行牽頭發放21.5億元海洋工程項目貸款;2011年又先后開展300億元戰略合作、給予350億元授信和簽訂了1億美金貸款合同。而熔盛重工由于經營虧損,外加一月內兩度曝出丑聞,業內對于其前程普遍悲觀。
在風電行業,國開行2011年以來,先后給予達茂旗風電項目9.74 億人民幣貸款承諾;承擔華銳風電為其愛爾蘭風能項目投資的15億歐元,以及承擔其65億美元的融資合作額度。
譬如財務狀況已經出現明顯不景氣的金風科技,繼2010年期間獲得國開行60億美元融資額度之后,今年其全資子公司北京天潤新能投資,又獲得國開行350億元等值人民幣的融資合作。
根據股價發改委公布的數據,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增至6273萬千瓦 ,排名全球第一,而國內新增裝機容量同比下降約7%,出現近10年來首次“負增長”。自去年以來,國內風電產業遭遇滑鐵盧,過剩的陰影籠罩著全行業。
將國開行拉入泥沼的還有地方債務水漲船高。2007年重慶直轄市成立10周年,國開行與重慶政府融資平臺簽訂了近1500億元貸款合作協議;2009年,國開行為支持重慶輕軌項目3、6號線項目承諾的貸款為人民幣111.9億元;2010年,國開行支持重慶“二環八射”項目建設的貸款余額為人民幣337.39億元人民幣,對項目的累計承諾貸款達506.83億元。
截至2012年4月末,國開行重慶分行納入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清理統計口徑的融資平臺共計59戶,表內人民幣貸款余額1063億元。無獨有偶,國開行貴州分行成立十年來累計向貴州發放貸款1200多億元,而部分其他省份的貸款額度同樣大的驚人。
天量債務
身為政策性銀行,國開行享有主權級信用評級和債信零風險待遇,持續以低成本在債券市場融資,發債也是其資金主要來源,國開行是僅次于財政部的第二大債券發行體。與此同時,國開行也是全球發債余額最大銀行。
國開行的債務持續在高位運行。預計2012年金融債全年公開招標總量為1.055萬億,僅較2011年小幅減少。2011年國開行刷新發債紀錄,金融債公開招標總量達1.06萬億。2011年底,國開行資產負債比高企92.88%,總負債5.81萬億,而凈利潤僅為450億元。
飽受債信問題困擾和流動性擔憂,國開行債券收益率屢屢走高。國開行4月10日招標發行了2012年第十七期金融債券,發行結果顯示,本期規模為200億元的5年期金融債中標利率為4.11%,而市場預期為4.05%。
利息收入凈額卻是國開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11年,國開行實現利息收入凈額人民幣1164.55億元,同比增長32.85%,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