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催人奮進。學習報告,有三點印象比較深刻:一是首次提出“五位一體”,二是提出“確保國家能源安全”,三是提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電力行業是能源行業,隨著我國能源需求急劇增加和我國能源環境結構變化,科技創新受到高度重視。我國資源和需求呈逆向分布,水電集中分布在西南,煤炭資源集中分布在陜西、山西、蒙西和新疆,風電、光伏資源集中分布在華北、西北地區。而全國60%的能源消耗集中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發達地區,能源基地與負荷中心相距1000到3000公里。傳統電壓等級不能實現遠距離、大規模輸送,大火電、大水電、可再生能源大開發受限。國家電網公司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提出建設特高壓電網,實現全國資源優化配置。只有通過特高壓技術跨區域平衡四川水電資源,才能實現全國范圍內低碳發展、綠色發展。
我國特高壓交流工程已安全運行多年;特高壓直流工程已安全運行兩年多,曾獲得中國工業大獎。特高壓在世界能源領域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多項核心技術屬于原始創新,關鍵設備都由國內首創,多項標準成為國際標準。實現了世界電網科技領域的中國創造,中國特高壓的成功再次向世界證明,中國人是有能力實現創新的。
特高壓工程在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和電力發展方式,優化能源布局,實施全國能源優化配置,保障能源供應安全,解決煤電油運緊張矛盾,拉動經濟增長和社會就業,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節能減排,促進社會綠色發展、科技發展與和諧發展方面有重要意義。實踐證明,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核心位置。
我們轉變電網發展方式,要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解決好四川藏區、老區及無電地區電力建設。
(作者系十八大代表、省電力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