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韓國一電池工廠突發大火,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新能源電池安全生產再次成為了全行業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焦點。 在6月25日上午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談到此次事故時,向全行業發出了號召。 “電池從設計、制造到應用、運輸的每一個環節,安全都是重中之重。我所擔心的是,相當一部分企業還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洞察技術,還沒有解決他們的安全問題。如果這些電池大量投用,就可能會引發火災或爆炸等一系列災難。”曾毓群說。 “電池作為儲能設備,能量密度不斷提高時,就會像一顆定時炸彈。我們必須在設計和制造過程中將缺陷率控制在十億分之一,這是所有優秀的電池公司必須達到的目標。所以說,技術的焦點不僅在于性能,還包括安全性、可靠性,這是未來發展的迫切需求。” ![]() “不是卷王” 對于新能源電池行業的“內卷”以及“卷王”的稱號,曾毓群表示,不存在什么“卷王”,“寧德時代不做價格競爭,而是做價值競爭。” 曾毓群舉例表示,“一個人的電池做出來,它是500個循環,它可能是一塊錢,我如果做出來的電池是5000個循環,我是1塊5毛錢,5000跟500,這個就差了10倍。所以從價值的角度,算上電池每一個循環(的成本),帶的電量,或者能續航的里程,整個平均下來我們的產品是最有價值的。” 因此,曾毓群認為,不應該卷產品在買賣的時候的價格,而是卷整個生命周期的價值,“價值是最好的,這才是我們要卷的東西,所以卷是要卷,把技術的創新方面進行卷,把質量進行卷,把安全進行卷。”曾毓群說。 “昨天的韓國的電池廠起火了,據報道這個電池廠是在電池包裝環節起火,電池如果放在家里,安全會怎樣?可能卷的時候價格便宜5%、10%,但是它帶來了無窮的隱患,長期的價值不好。”曾毓群說。 既然是比賽就需要投入,不過曾毓群認為,企業之間比研發投入的百分比意義不大。寧德時代去年營收超過4000億元,研發費用是幾百億元,小一些的企業研發投入占比看起來不小,但其實就是投入幾個億的資金。寧德時代的凝聚態電池的研發投入大約40億元。 凝聚態電池已經應用于4噸重的飛機 在此次論壇上,曾毓群還透露了寧德時代電池技術最新的研發進展。 其中,關于能量密度高達每公斤500瓦時的凝聚態電池,據曾毓群介紹,目前樣品和試生產產品已經在飛機上應用,現在4噸重的飛機已經可以用這種電池起飛,期待未來8.8噸的飛機也同樣能實現目標。 “也許在2027年或者2028年,這類電池可以應用于4座的小型私人飛機,完成一定范圍的飛行。如果我們能把續航范圍提升到2000公里或3000公里,那么私人飛機甚至商務噴氣機的普及也將更加觸手可及。” 但他也承認,凝聚態電池成本比較高。 此外,關于鈉離子電池,曾毓群說,如果把寧德時代的技術水平按1到10分進行評估,第二代鈉離子電池已經達到了7分。寧德時代或在明年宣布一款新一代鈉離子電池系統,不僅有助于降低成本,還能顯著改善低溫性能。 ”現在,許多人都在解決電動汽車電池的低溫運行問題,比如在-20°C或-30°C的環境中運行的難點,那么鈉離子電池在這方面表現就非常出色。當然,鈉離子電池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能量密度不夠高。但如果我們把鈉離子電池與高能量密度的鋰離子電池結合起來,形成AB電池組,這就會是另一種創新,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曾毓群說。 根據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布全球動力電池統計數據,今年1—4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為216.2GWh,同比增長21.8%。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車量達81.4GWh,同比增長30%,市場份額達37.7%,為全球唯一一家市占率超30%的電池制造商,穩居榜首。 此前,寧德時代已連續七年位居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榜首。去年全年,該公司的全球市占率為3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