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主要考慮風險,賺錢了沒人說你好,賠錢就要找你麻煩。”湖北一家已經開戶的化肥企業的女士告訴記者,并稱她的觀點引起諸位企業人士共鳴。
對于前期重視程度不夠,是否會擔心造成履約期臨近時出現狀況,多位企業人士表示,目前他們還處在觀望狀態,暫無參與交易的打算。目前還在看政府的態度,即明年對違約企業的實際懲罰力度。
在培訓現場,不少企業的意見反饋都集中在配額分配上。特別是水泥企業,他們最關心的是,是否能增加配額發放,參與碳交易等對來年的配額發放是否會有影響等問題。
據交易中心人士介紹,企業對于碳交易的態度一般會經歷4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不愿意參加交易,第二階段即一邊認識碳交易,一邊為配額和分配方案討價還價。經過密集培訓增加對該領域的了解后,企業可能會進入第三階段,即以企業以履約為目的參與交易,第四階段企業以資產管理為目的,靈活、主動地參與碳市場。
“湖北目前還處在第二階段,很多企業配額不夠,不是想參與市場買賣,而是向政府要配額。”上述人士告訴記者。
大部分企業尚無碳資產管理部門
“一般來說,培訓過后幾天的交易量會有一定上升。”
從企業培訓情況來看,目前碳資產管理對于部分企業來說,仍未受到重視。大多數企業碳資產管理由統計部門或者財務部門管理,還有的由計劃處、綜合部或者安環部門兼職管理;部分參與培訓人員是第一次接觸碳資產領域。
湖北葛洲壩集團一位人士建議,試點區域應該多組織相關資格培訓,提高企業參與碳資產管理的專業技能,或可以發放相關職業資格證書;政府和相關機構也該多一些這樣的培訓。
作者:周慧 譚琛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