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以后,光伏業發展很快,很多企業扎堆進入,硅料廠、設備制造廠紛紛上馬。而2011年至2013年,由于產能過剩,光伏行業迎來寒冬,國內光伏行業兩大巨頭的尚德和賽維紛紛宣布破產重組,多家光伏企業陷入巨額虧損。2014年,國家發力頒布多項措施,促進光伏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鼓勵企業淘汰落后產能,給企業注入了強心劑。
“雙反”風波持續 企業出海情況不容樂觀 繼2013年美國和歐盟相繼對我國光伏業進行“雙反調查”后,進入2014年,“雙反”風波仍在繼續。2014年3月美國針對中國產晶體硅光伏產品發起了又一輪反補貼、反傾銷調查,同年6月3日,美國商務部初步認定從中國進口的晶體硅光伏產品存在補貼行為,要求對35.2%的中國產太陽能電池板征收額外進口關稅。12月17日消息,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16日宣布終裁結果,認定我國大陸輸美晶體硅光伏產品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美方將征收“雙反”關稅。根據美方貿易救濟程序,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于明年1月29日左右做出終裁,如果這家機構也做出肯定性終裁,美國海關將正式開征“雙反”關稅。
不僅是美國,2014年12月5日,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宣布啟動對來自中國的晶硅光伏組件和薄膜太陽能產品進行反補貼、反傾銷調查。加拿大國際貿易法庭將在2015年2月3日前核實是否來自中國的企業有低價傾銷或享受補貼,并將于2015年3月5日進行初步裁決。
有專家預計,美國的二次“雙反”最終落地,將會影響中國高達30億美元的光伏產品出口。加拿大也是中國光伏產品主要出口國,特別是作為光伏大省的江蘇,有不少光伏產品出口加拿大,如果“雙反”最終落地,會對中國光伏企業產生不小的沖擊。
結語:2014年可以說是我國光伏行業的回暖之年,政策利好之下,許多企業跨界投資光伏業。然而筆者以為,美國加拿大雙反為我國光伏企業出海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光伏企業也不能過于樂觀,謹慎上馬項目,以免重蹈前幾年行業寒冬之殤。
作者:楊斯陽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