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能源轉型以先驅精神開創了一個范例,憑借體制創新和技術進步的力量, 德國人正在創造一個新的能源時代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說大型電站是極少數大公司的精英領地,那么小型的可再生能源就是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在德國,一根風機立在后院里,你的能源公司就可以宣告成立了。德國用事實證明,積沙成塔,可再生能源一樣可以實現規模化。截至目前,約3萬架風機和150多萬個太陽能系統在德國運行,即使扣除水電,可再生能源裝機也已經超過了8500萬千瓦。這樣的規模,早已遠超核電頂峰時的全部裝機。可再生能源發電比例在2000年僅占德國的約6%,目前在柏林地區的供電網,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已經達到了40%以上。今年7月25日,德國可再生能源的上網電量單日突破70%,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大家可能會瞪大眼睛,70%?這怎么可能,我們的電力專家不是告訴我們10%以上不穩定的可再生能源并入電網后就會導致電網的崩潰嗎?可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不是很可怕的嗎?
當帶著這樣的疑問到德國訪問時,德國最大輸電公司之一50Hertz的首席執行官Boris Schucht熱情接待了我們。訪問那天是周六,他特意穿了條暗紅色的純棉休閑褲,配上深藍色的西裝,一看就是很潮的樣子。搞新能源,可能確實更需要年輕人的朝氣。
他饒有興趣地給我們講了個故事,今年3月的日全食在天文愛好者們眼里是個激動人心的事件,可以在歐洲觀測這次百年不遇的天象。不過德國的電力系統卻非常緊張,因為隨著太陽被月亮全部擋住后,太陽能光伏發電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這部分減少的電力如何補充將是一個挑戰。這個數字說出來嚇我們一跳,當日全食來臨的時候,整個德國的電力損失最多達到了600萬千瓦,一下子相當于停掉了十來個常規的大規模電廠,電網供電安全能保證嗎?
Boris和他們的同事對此早有預測,對日全食的電力波動提前就有充分的預測及情況發布,由于德國已經建立了十分發達的電力交易市場,用電方和供電方也提前在交易系統中達成了臨時的供電方案,在日全食來臨時,電力供應完全正常,并沒有發生大家擔心的電網崩潰等問題。而且讓Boris這些電網企業感到長出一口氣的是,這次他們仍然是無為而治,并沒有采取任何強制調度的措施,通過市場化的行為,供電方和購電方自己就解決了問題。
作者:楊雷 來源:《財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