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再度引發行業討論——“風光零補貼時代”或提前到來。根據《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2020年風電電價與當地燃煤發電同平臺競爭,即發電側實現平價;光伏發電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即用電側實現平價,以此實現風光“零補貼”。
征求意見稿提出,各地要組織開展平價上網和無補貼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符合監測預警管理要求的項目,國家能源局不再實施年度建設規模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可以自行出臺一定時期內的補貼政策,鼓勵各地區結合增量配電網試點、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電力直接交易等開展風電、光伏發電與用戶直接交易的試點工作。
“零補貼會倒逼制造成本及非技術成本雙下降”
如何理解征求意見稿?可再生能源領域一位資深人士稱:“對文件不要過度解讀,就是字面意思——不要國家補貼可以自己干,地方愿意補可以補,消納需要自己落實!
風電已于2017年率先啟動首批平價上網示范項目,總規模70.7萬千瓦的項目廣泛分布于河北、黑龍江、甘肅、寧夏、新疆等地。但風光是否具有平價上網的條件一直飽受爭議,尤其是“5·31新政”后,光伏行業加速洗牌,仍舊處于“半冷凍”狀態。
此次征求意見稿,距離國家能源局8月末批復《關于無需國家補貼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函》,只間隔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國家能源局相關人士曾在“5·31新政”后公開表示,光伏平價上網試點有望在年內啟動。有業內人士推測光伏試點啟動工作將加速,也有不愿具名的光伏資深人士持相反意見。根據智匯光伏的測算,在當前光伏電價水平下,光伏度電補貼在0.2元—0.37元/千瓦時,光伏發電的標桿電價同用戶側電價已經非常接近了。在此背景下,“應該不會有光伏平價上網試點了,如山東省東營市一樣,自行建設即可!痹撊耸糠Q。
另一方面,我國的風光平價上網始終囿于高企的非技術成本。此次征求意見稿明確,省級及以下地方政府能源主管部門要全面降低各項非技術成本。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光伏電站建設的非技術成本已占總投資成本的20%以上,風電則由于體制機制問題導致并網成本較高。
“零補貼會倒逼制造成本及非技術成本雙下降,有望讓風光跑步邁向全面平價上網時代!蹦承履茉雌髽I項目經理尹某告訴記者。
據了解,風電設備和光伏組件價格近5年分別下降了約20%和60%。某行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征求意見稿或為風光“零補貼”鋪路,“從技術上來說,一些地區風光具有平價上網能力,風電整體條件好于光伏。我國風機設備成本全球最低,在解決非技術成本后,風電將最先進入全面平價上網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