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敵當前”,中國光伏企業選擇了一致對外。
在近日于上海召開的發布會上,包括尚德、英利、天合、阿特斯等在內的龍頭企業均表示,此次美國“雙反調查”決定歪曲了中國光伏產業及光伏產品對美出口現狀,必將對中美兩國綠色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及消費者利益造成嚴重損害。中國光伏企業將團結一致,繼續在反傾銷和反補貼程序中積極、頑強、有力地抗辯,為維護自身合法利益盡最大努力。
盡管最終的終裁結果將在今年11月份才能出爐,但許多企業顯然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擬醞釀通過選擇海外采購、代工或者是海外建廠的方式,盡力確保美國市場份額。
競爭優勢喪失
繼“反補貼”之后,美國商務部近日又公布了對中國輸美光伏產品的“反傾銷”調查結果,稅率在31.14%至249.96%之間。其中,天合光能將被征收31.14%的關稅,尚德適用的稅率為31.22%,有59家中國太陽能企業被征收31.18%的關稅,其他中國太陽能企業將被征收249.96%的關稅。
據此,再綜合此前公布的2.9%至4.73%的“反補貼”稅,中國光伏產品被征收的“雙反”稅率合計將在34.04%至254.69%之間。
這意味著中國輸美光伏產品將至少增加30%的成本。
而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這將是不能承受之重。
尚德投資關系部主管張建敏表示,對于尚德而言,31%的稅率肯定已經沒有盈利的可能。
晶澳太陽能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德胤則表示,如果美方實施“雙反”,預計中國企業對美出口將增加36%左右的成本,基本不再有價格優勢。
尚德新近發布的2012年一季報顯示,一季度其毛利率只有0.6%,較2011年四季度的9.9%出現了較大的下降。與2011年同期20.8%的毛利率相比,降幅更大。
天合光能的情況稍好,其2012年第一季度的毛利率也只有5.8%,較2011年第四季度的7.1%也出現了一定的下降。在行業普遍出現虧損大的情況下,美國此次征收最低也將要達到34%的“雙反”稅率,引起了國內光伏企業的一致反對,并被認為是損人不利已。
英利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苗連生表示,這次光伏“雙反”是美國被其他國家的企業涮了(此案發起企業之一為solar world,德國公司)。
“我們行業從主料到輔料,誰沒用過杜邦、Hemlock的設備和材料?雙反給美國人民帶來的結果是高昂的電力。”苗連生表示。
無錫尚德董事長施正榮認為,美國在選擇替代國時,選擇了泰國這個沒有多晶硅制造企業的國家,對這種不公正的待遇非常失望。
中國機電商會代表國內光伏企業集體發布聲明呼吁,美國商務部在下一步進行的反傾銷終裁調查程序中糾正其不正確、不公平的做法,客觀、公正地對待中國應訴企業及其合作和抗辯,避免不合理損害這些應訴企業的合法利益。
不利影響已經顯現
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總值超過31億美元,占到了中國光伏產能的10%以上。數據還顯示,預計今年美國的裝機容量將超過4GW,幾近與中國國內市場持平。
如果此次的初裁結果被最終確定,其對國內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顯而易見,尤其是對包括尚德、天合等在美國占市場份額較大的企業而言。
從現有數據來看,占據美國市場份額較大的企業包括尚德、天合、阿特斯等。其中,尚德最大,其在美的市場份額占銷售總額的比例超過了30%,天合次之,占比為20%,阿特斯約為10%。
現有的數據則顯示,盡管有關此次“雙反”的最終裁定結果將要在今年的11月份才能塵埃落定,但對于諸如尚德、天合等份額較大的國內企業而言,其不利影響早已經顯現。
根據規定,美國在初步裁定反補貼稅率以及反傾銷稅率后,將向前追溯90天開始征稅,這意味著一些企業此前出口的商品同樣也面臨被征稅的現實。
在2012年一季報中,尚德稱,針對此次美國“雙反”調查,其一季度被征收的懲罰性關稅將達到1920萬美元。
無獨有偶,天合光能也稱,由于受此次“雙反”調查影響,預計將被征收的懲罰性關稅達到2600萬美元。該公司還表示,如果剔除此次美國“雙反”影響,其2012年的毛利潤將達到4650萬美元,毛利率也將由現在的5.8%提高至13.3%。
曲線救國
雖然美國市場容量只占全球市場總量的13%,但對于正處于嚴重產能過剩的光伏行業而言,尤其是一些占據市場份額較大的國內企業而言,即便最終的終裁結果維持此次的初裁稅率,肯定也不能輕言放棄,只能是繞路而行。
天合光能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高紀凡表示,將通過采取全球化生產方式,來盡可能將影響降到最低。他還透露,天合選擇代工地點的標準是靠近市場和靠近成本優勢地區其現有的目標是臺灣地區、加拿大和馬來西亞。
除了選擇代工外,從第三方的國家和地區選購電池片也是一種應對策略。阿特斯總裁瞿曉鏵表示,對于“雙反”阿特斯采取的策略為從臺灣地區外購電池片。
他還表示,雖然阿特斯是在國外建立生產基地最早的企業,目前在加拿大有200MW的組件產能,但并不打算為了規避“雙反”的影響在海外尋求代工和另外設廠。
至于尚德的應對策略,張建敏則稱,采取的措施是將通過國際化采購方式來化解貿易壁壘,目前已經從臺灣等地采購電池片來填補美國的市場供應。
資料還顯示,除了阿特斯之外,包括尚德等企業也均在海外有工廠。比如,尚德就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建有生產基地。不過,對于國內的企業而言,無論是通過代工還是第三地采購等方式,均很難完全消除此次“雙反”帶來的不利影響。“從一些企業的財務報表來看,大部分均面臨著產能閑置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規避‘雙反’而采取代工等方式,可能會導致自身的產能閑置情況進一步放大,對企業的不利影響也顯而易見。”有業內人士表示。
此外,值得關注的還有,對于一些企業而言,受價格下降等因素影響,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均再出現下降。與此同時,由于銷售回款賬期延長以及行業整體資金鏈惡化等影響,需要計提的壞賬準備也在增加,以及由此為了保證正常現金流而增加的銀行貸款所帶來的財務費用,這些都將進一步吞噬本就已經微薄的利潤率。
“對于美國此次的‘雙反’調查,通過‘代工’、‘第三方采購’等方式來繞開貿易壁壘,是否是一筆合算的買賣,還是要取決于由此增加的成本與美國市場產品價格增幅之間的對比,這意味著也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前述人士表示。